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汤勇 1 ; 陈东杰 2 ; 汤晓华 2 ; 徐春 2 ; 张瑞茂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2.;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3.;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隐形核不育三系油菜;油科1号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125-1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高了农村劳动力用工成本,而两系杂交油菜育种需在初花期拔出50%左右的可育株,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和时间才能保证种子质量和纯度,在现今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状况下,两系杂交油菜制种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需要。近几年来,随着隐形核不育三系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育成了油科1号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通过了贵州省品种审定。油科1号综合了质不育三系和核不育两系的优点,具有恢复源广、选配强的优势,不育系群体不育样本理论上可达100%,且不育性相当稳定,在制种时减少了大量拔除可育株的劳动力用工,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和时间,同时增加了母本群体数量,在保障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制种单产和总产,增加了制种农户的经济收入,助推了当地扶贫事业的稳步推进,开展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与原两系法制种技术有着根本性区别。总结和推广三系油菜高产制种技术更利于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曾章丽,田世刚. 2011
[2]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陈芝能,汤勇,陈俊坤. 2013
[3]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 曾章丽,陈大伦,张瑞茂,王仙屏,朱文秀. 2014
[4]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5]早熟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的选育. 喻时周,秦信蓉,袁暘暘,汤勇,沈奇,赵云,杜才富. 2014
[6]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7]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 2010
[8]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汤勇,周荣,周棱波,白俊霞. 2012
[9]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 汤晓华,陈芝能,王华,王海林. 2011
[10]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高油分黄籽双低恢复系8264 R的选育. 汤勇,李风华,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1]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李超,饶勇,陈静,刘作易,肖华贵,陶刚,朱英,宋杰轩. 2004
[12]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AB的选育. 赵继献,王华,汤晓华. 2004
[13]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黄泽素,杨晓容,王通强,代文东,李德珍.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作者: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彩色油菜种质;DW871
-
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激素敏感性及矮化突变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王敏;黄莎;张瑞茂;李杨;王芳;杨元雨;王转转;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DW871;油菜素内酯;赤霉素;生长素;独脚金内酯
-
矮杆油菜新品种金矮油2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作者:张雷;刘道敏;王月娥;郑宇;张瑞茂
关键词:油菜;矮秆;新品种;金矮油2号;特征特性
-
贵州省油菜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作者:向阳;赵继献;梁龙兵;侯燕;张瑞茂;陈大伦;秦信蓉;杜才富
关键词:油菜;性状;系谱;育种
-
转录组测序分析甘蓝型油菜DW871矮化性状
作者:罗京;李超;张瑞茂;赵德刚;高志宏;王芳;杨元雨;王转转;王敏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转录组;矮化性状;DW871;株型
-
油菜(Brassica napus L.)矮化研究进展
作者:罗京;李盼;张瑞茂;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遗传特点;矮化机制;生理生化
-
甘蓝型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85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作者:陈芝能;曾章丽;张瑞茂;曾章容;李敏;张敏琴;陈大伦
关键词: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油研585;新品种;选育;甘蓝型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