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蒋立奔 1 ; 曹荣祥 1 ; 童晓利 1 ; 陈月红 1 ; 韩金龙 1 ; 郭成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杀螨剂;二斑叶螨;生测方法;毒力测定;田间试验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23 期

页码: 116-118

摘要: 为测定现有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水平,筛选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本试验采用2种不同的生测方法对选用的2种杀螨剂毒力水平进行测定,并在田间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杀螨剂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毒力增强。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结果均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均大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25、50、100 mg/L的处理浓度进行双面喷雾和单面喷雾的方法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71.7、143.3、286.7 mg/L的处理浓度,乙唑螨腈双面喷雾处理1 d后,防效分别达到88.03%、92.73%、94.20%,14 d后的防效分别达95.60%、96.63%、98.83%,单面喷雾1 d后的防效分别达到73.03%、7.23%、77.05%,14 d后的防效分别达78.80%、79.73%、81.63%。同时,田间试验发现,草莓双面喷清水后二斑叶螨的增殖速度比单面喷清水的处理要低,说明在短期内双面喷水对二斑叶螨的繁殖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草莓上防治二斑叶螨双面均匀喷雾效果优于单面喷雾,30%乙唑螨腈悬浮剂田间防治效果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

  • 相关文献

[1]胺苯磺隆在农田土壤中残留活性的研究. 宋小玲,姚东瑞,李贵. 1999

[2]西花蓟马或二斑叶螨为害的菜豆对两者间后取食者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郅军锐,田甜,温娟,刘勇. 2016

[3]不同药剂对月季二斑叶螨的防控技术初探. 张志春,张怡,沈迎春. 2018

[4]草莓品种宁玉对二斑叶螨田间抗性评价. 于红梅,赵密珍,蔡伟建. 2012

[5]草莓白粉病和二斑叶螨防治药剂筛选. 姚淑伟,李德富,吴英强,吴中平,邬劼,吉沐祥. 2023

[6]克螨特乳油防治苹果害螨的田间药效试验. 熊如意,刘广勤,钱亚明,盛宝龙,蔺经. 2001

[7]飞腾快速防除大麦田阔叶杂草. 顾慧玲. 2012

[8]江苏沿海地区防治甜菜夜蛾的药剂筛选试验. 徐文华,王瑞明. 2006

[9]植物源农药康绿功臣防治棉铃虫田间试验. 吴传万,杜小风,杨文飞,顾大路,王伟中,徐建明. 2004

[10]防治蚕豆赤斑病的药剂筛选研究. 顾春燕,葛红,王学军,陈满峰,汪凯华,缪亚梅. 2013

[11]秋季菜薹田间品比试验初报. 佘旭东,刘凤军,牟建梅,徐君,李军,宋英,张国芹,何玲珍. 2012

[12]吡虫啉防治柿对黄小卷叶蛾田间试验. 束兆林,杨金生. 1997

[13]浅谈盆栽土培试验方法. 陈晓静,陶红,沈会权,陈和,陈健,乔海龙,朱光,卞同洋,徐相宏. 2007

[14]10%溴氰虫酰胺OD防治豌豆潜叶蝇田间药效试验. 顾春燕,葛红,王学军,陈满峰,汪凯华,缪亚梅,赵娜. 2018

[15]秸秆还田效果及其在土壤培肥中的地位. 吴敬民,许文元,董百舒,王振忠. 1991

[16]绿豆病毒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顾春燕,葛红,王学军,汪凯华,缪亚梅,赵娜,薛冬. 2019

[17]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烟草上的应用效果. 邢宇俊,陈黎明,孟东峰,徐剑宏,史建荣. 2020

[18]淀粉基可降解薄膜成型工艺确定及农用研究. 蒋希芝,汪敏,赵永富,徐磊,李澧,唐玉邦. 2016

[19]阿维菌素复配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评价. 韩丽娟,顾中言,周士良,龚林根,张念环. 2003

[20]豆威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效果. 薛光,丁宪根,薛加兵.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