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军 1 ; 孔祥瑞 1 ; 郭吉春 1 ; 王让剑 1 ; 宋振硕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福建;茶树;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2 年 04 期

页码: 1-3

摘要: 茶树种质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衡量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重要指标。本文简述近年来福建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变幅在为0.33~0.465之间,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相对较高,资源丰富;福建茶树乌龙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认为,指纹图谱与核心种质将加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 相关文献

[1]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叶乃兴,郭吉春. 1997

[2]福建原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 杨如兴,尤志明,何孝延,张磊,陈芝芝,王文建,WANG Wen-jian. 2015

[3]福建茶树品种选育现状及其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分析. 杨如兴,何孝延,张磊,陈芝芝,尤志明. 2017

[4]福建茶树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及遗传差异. 杨军,张力岚,张雯婧,陈林海,郑国华,李毅晶,王让剑. 2023

[5]闽育茶树品种生育期与生化成分比较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常颂,陈志辉,钟秋生,林郑和,游小妹,王秀萍,余文权. 2014

[6]基于EST-SSR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邵武碎铜茶群体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 杨军,孔祥瑞,王让剑,邱丽玲,郑国华,邱陈华. 2019

[7]19个茶树杂交新品系主要性状比较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余文权,林郑和,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单睿阳,阮其春. 2021

[8]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2024

[9]基于SCoT标记的福建茶树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伟东,陈志丹,孙威江,杨如兴. 2018

[10]我国39个茶树品种的RAPD分析. 林郑和,陈常颂,陈荣冰. 2006

[11]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郭春芳,唐玉海,孙云,陈常颂,陈荣冰,张木清. 2008

[12]金牡丹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差异分析. 杨军,孔祥瑞,王让剑,郑国华. 2014

[13]乌龙茶种质资源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评价. 黄福平,梁月荣,陆建良,陈荣冰,MamatiG.E.,孙庆磊. 2004

[14]34份茶树种质的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陈常颂,彭艾,钟秋生,王秀萍,陈荣冰. 2012

[15]ISSR分子标记在茶树遗传关系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林郑和,陈荣冰,陈常颂,林金科,郝志龙,高水练,陈梁城. 2007

[16]基于EST-SSR的64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杨军,王让剑,孔祥瑞,郑国华,苏峰. 2018

[17]43个福建省茶树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志辉,单睿阳,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 2017

[18]福安地方茶树种质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 陈林海,钟吉茂,何燕燕,傅雯霏,杨军,温铃光. 2022

[19]福建茶树种质的抗寒力鉴定. YANG Ruxing,杨如兴,ZHANG Lei,张磊,CHEN Zhihui. 2013

[20]利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我国茶树遗传多样性. 陈荣冰,林郑和,陈常颂,游小妹.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