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鲢微卫星标记的荧光多重PCR体系建立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小芳 1 ; 程晓凤 1 ; 王生 1 ; 段辛斌 2 ; 汪登强 2 ; 陈大庆 2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鲢;微卫星;多重PCR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7 期

页码: 112-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鲢微卫星(SSR)分型效率,本研究从已开发 SSR 标记中筛选出 14 对具有高多态性和扩增稳定性的SSR 引物,并组成一个四重 PCR(A)和两个五重 PCR(B 和 C)。以单对引物 PCR 为对照,对多重 PCR 的条件进行优化,包括退火温度、Taq DNA 聚合酶浓度、dNTPs 浓度、Mg2+浓度、PCR Buffer 使用量等。优化结果为,各体系最佳退火温度时,25 μL体系中包括 2 U Taq DNA 聚合酶,0.4 mmol/LdNTPs,2.3 mmol/L Mg2+,以及 3 μL的 10×PCR Buffer。优化后的多重 PCR 扩增稳定,各对引物扩增良好,SSR分型效率显著提高。利用建立的多重 PCR 体系对采自石首老河四大家鱼原种场和监利老江河四大家鱼原种场各 100 尾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样本进行 SSR 分析。结果显示,石首和监利两个原种场的样本都保持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观测杂合度分别是 0.8479 和 0.9443,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967 和 0.8134。群体间分子方差分析(AMOVA)FST=0.00613,说明两个原种场鲢群体间没有发生遗传分化。本研究最终建立了三个准确、稳定的荧光标记多重 PCR 体系,具有较大应用价值。运用建立好的 3 个荧光标记多重PCR 对 2 个鲢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两处原种场的进一步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 相关文献

[1]常见淡水鱼肉制品快速鉴别方法的建立. 张林,周剑光,喻亚丽,何力. 2021

[2]长江中上游两个鲢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王长忠,梁宏伟,邹桂伟,罗相忠,李忠,田华,呼光富. 2008

[3]基于微卫星分析的长丰鲢种质资源遗传监测. 罗相忠,覃维敏,梁宏伟,沙航,邹桂伟. 2022

[4]鲢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特征分析. 谭照君,张天奇,鲁翠云,李超,孙效文. 2011

[5]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野生鲢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姬长虹,谷晶晶,毛瑞鑫,朱新平,孙效文. 2009

[6]鲢AFLP和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构建. 张立楠,邹桂伟,危起伟,杨官品. 2010

[7]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朱晓东,耿波,李娇,孙效文. 2007

[8]长江下游放流鲢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张敏莹,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2012

[9]鲢鳙杂种亲本连锁图标记加密和共线性比较. 张立楠,杨官品,邹桂伟,危起伟,王军,张鹏,刘昕,杨静. 2011

[10]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花鲈亲子鉴定技术. 范嗣刚,黄皓,王鹏飞,赵超,闫路路,邱丽华. 2023

[11]大口黑鲈微卫星多重PCR体系及3个群体的遗传分析. 傅建军,龚雅婷,朱文彬,强俊,张林兵,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2023

[12]中国对虾微卫星四重PCR技术的建立及其在模拟放流效果评估方面的应用. 李伟亚,王伟继,孔杰,金显仕,阮晓红,罗坤. 2012

[13]基于微卫星多重PCR的黄鳝亲子鉴定技术. 鲁弘毅,田海峰,胡乔木,李忠. 2023

[14]大菱鲆亲子鉴定的微卫星多重PCR技术建立及应用. 苗贵东,杜民,杨景峰,徐营,樊廷俊,陈松林. 2011

[15]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长鳍吻鮈亲子鉴定. 陈亮,汪登强,何勇凤,吴兴兵,朱永久,朱挺兵,王亚龙,杨德国. 2017

[16]微卫星多重PCR在水生动物亲权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张博,宋文平. 2012

[17]清河水库鲢鳙鱼类资源声学评估——回波计数与回波积分法的比较. 王靖,张超,王丹,蔺丹清,李娜娜,汤勇. 2010

[18]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鲢、草鱼的联合毒性. 陈碧鹃,袁有宪,王会平. 2001

[19]松花江干流鲢的年龄与生长特性分析. 王继隆,刘伟,李培伦,鲁万桥,唐富江. 2020

[20]盐酸四环素浸泡与投喂标记鲢的效果比较及其浸泡标记对肝脏生理指标的影响. 段必成,张薪,叶勤,何春,邓华堂,陈辙聿,李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