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Bt基因棉田害虫和天敌组成及优势类群时序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龙娃 1 ; 柏立新 1 ; 韩召军 2 ; 束春娥 1 ; 董双林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害虫;天敌;群落组成;时序动态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5 年 17 卷 04 期

页码: 222-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系统调查棉田节肢动物的基础上,就长江流域下游棉区种植转Bt基因棉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组成、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基本接近,均以棉蚜为害虫优势种,天敌优势种为草蛉、龟纹瓢虫、三突花蛛。按照营养关系分析表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均以植食性类群在营养层中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捕食性天敌类群,而寄生性天敌较少;刺吸类害虫是植食性害虫的优势功能集团,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为优势捕食性类群。转Bt基因棉能够显著减少棉田鳞翅目等靶标害虫类群的发生,而对其它非靶标害虫如刺吸类害虫以及棉田天敌发生没有显著影响。

  • 相关文献

[1]高效节能双波诱虫灯田间试验及应用效果. 刘立春,朱白平,徐炜民,蔡平元,黄建. 2005

[2]转WSA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肖留斌,赵洪霞,柏立新,谭永安,肖松华,刘剑光. 2011

[3]不同抗虫棉品系对棉田害虫与天敌群落的影响. 柏立新,张龙娃,陈小波,冯汉金,顾国华,邹宗晴,束春娥. 2002

[4]江苏沿海农区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徐文华,王瑞明,吴春,宋贤利,王凤良. 2005

[5]转Bt基因抗虫棉棉盲蝽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李红阳,王瑞明,左文惠,刘标. 2007

[6]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 徐文华,王永山,王义成,宋贤利,杨本国. 2003

[7]射阳棉区棉田盲蝽象灾变规律与综合治理对策. 刘海南,郑央萍,陈建平,徐文华,刘标. 2009

[8]Bt棉不同种植比例对棉铃虫发生量的影响. 徐文华,王瑞明,王永山,钱泽岭. 2004

[9]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应用技术研究. 钱泽岭,严克华,徐文华. 2004

[10]江苏盐城农区4个Bt棉品种的抗性与生育特性. 钱泽岭,严克华,卢珊,单晓林,曹琴. 2004

[11]转Bt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孝刚,刘标,徐文华,曹伟,方志翔,刘蔸蔸,贺昭和,韩正敏. 2011

[12]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种群的影响. 徐文华,刘标,王瑞明,郑央萍,张毅,李孝刚. 2008

[13]棉盲蝽优势种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动态分布. 徐文华,卞同洋,刘标,王瑞明,郑央萍. 2007

[14]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抗虫棉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 张保龙,倪万潮,张天真,郭旺珍,徐英俊,姚姝. 2004

[15]非靶标害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虫量消长动态与原因分析. 徐文华,王瑞明,吉荣龙,吴翠英,曹琴. 2003

[16]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王义成,李红阳,吉荣龙. 2003

[17]4种剌吸式口器害虫在Bt棉田的消长动态及原因. 钱泽岭,严克华,李春宏,崔必波. 2004

[18]ELISA方法鉴定转Bt基因抗虫棉. 陈松,张震林,张香桂,周宝良. 2003

[19]高浓度氮磷对自然生物膜群落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王金花,吴永红,冯彦房,陆海鹰,周徽,杨林章. 2013

[20]稻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麦秸还田的响应. 王宁,于建光,常志州,黄红英,顾克军,张振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