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及制种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述彬 1 ; 赵华仑 1 ; 刘金兵 1 ; 孙洁波 1 ; 丁犁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杂优利用;杂交制种

期刊名称: 中国辣椒

ISSN: 1672-4542

年卷期: 2001 年 02 期

页码: 3-8

摘要: 自1980年开始,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通过回交转育方法,于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2000年测配617个组合,其中育性完全恢复的有196个组合,占全部组合数的31.7%。在这196个组合中,辣×辣组合127个,占64.8%,甜×甜组合仅11个,占5.6%。经配合力测定,选育出3个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特点的一代杂种21A×LS_3(苏椒3号A)、21A×LS_2和8A×LS_7(碧玉)。辣椒雄性不育系繁种、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棚繁种,不育系:恢复系2∶1,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平均每667m~2可获得40kg杂交种子产量,露地种子产量为大棚种子产量的50%~60%。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繁制一代杂交种子比常规去雄繁种节省工本40%,杂交率达到100%。

  • 相关文献

[1]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2002

[2]CMS三系配套品种江蔬5号甜椒的选育. 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 2004

[3]大白菜育种中杂优利用的手段及现状. 朱明超,罗伯祥,赵苏海,靳取,王伟中. 2004

[4]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分布.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7

[5]辣(甜)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研究进展. 吴小丽,王述彬,曹碚生. 2006

[6]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6

[7]中国辣(甜)椒雄性不育选育和应用研究. 钱芝龙. 2002

[8]早春设施栽培辣(甜)椒引种试验初报. 杨大强,张忠新,王述彬,张朝阳,李浩宇,杨忠星. 2013

[9]低温胁迫对辣(甜)椒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钱芝龙,丁犁平,曹寿椿. 1994

[10]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生化特性研究. 马志虎,孙春青,王建华,潘跃平. 2012

[11]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肖燕,刘小凤,潘跃平. 2008

[12]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刘金兵,侯喜林,陈晓峰,张静宜,王述彬,潘宝贵. 2006

[13]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刘金兵,侯喜林,王述彬,潘宝贵. 2006

[14]甜椒CMST6A和CMSMCA的选育. 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 2009

[15]秋季专用平头甘蓝新品种锦秋60的选育. 曾爱松,宋立晓,高兵,严继勇. 2015

[16]玉米杂交制种花期的预测与不遇的对策. 胡加如,孙权星,彭长俊,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陈小晖,黄小兰,印志同,石明亮,李波. 2009

[17]根外追肥对甘蓝瑞甘55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张振超,孙春青,肖燕. 2011

[18]播期和氮肥水平对甘蓝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戴忠良,张振超,肖燕,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王建华. 2010

[19]黄心乌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宋波,马迅,李昌贵,吕蕾,徐海. 2019

[20]棉花诱导长柱头杂交制种及配套技术研究. 张香桂,倪万潮,沈新莲,徐鹏,郭琪,徐珍珍,林家彬.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