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巨莲 1 ; 武予清 2 ; 张勇 1 ; 范佳 1 ; 谭晓玲 1 ; 曹雅忠 1 ; 苗进 2 ; 倪汉祥 1 ;

作者机构: 1.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郭予元;吸浆虫;小麦蚜虫;发生期和程度预测;小麦穗期保护;复合防治指标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1 期

页码: 1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在20世纪70-90年代,创新了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方法,显著提升小麦害虫预测技术水平.从宏观到机理,突破了多项小麦害虫治理关键技术,包括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技术与抗吸浆虫机制,创新性提出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及穗期保护策略;利用田间开放式控制虫量的办法建立小麦蚜虫防治阈值及复合防治指标;麦田天敌资源的保护及利用.面向小麦生产实际,创建小麦吸浆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吸浆虫穗期保护策略和技术、蚜虫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等研究成果一直传承至今,列入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本文还介绍了在后续小麦吸浆虫、蚜虫预测与防控研究与实践中,传承与发展郭予元院士的学术思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 相关文献

[1]小麦吸浆虫几种主要禾本科寄主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调查. 段云,武予清,吴仁海,蒋月丽. 2010

[2]小麦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李素娟,刘爱芝,韩松,马新丽,丁征宇,刘双季. 2006

[3]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 武予清,蒋月丽,段云. 2008

[4]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韩松,全鑫,郭小奇,曹秀,梁九进,刘爱芝. 2018

[5]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初报. 刘爱芝,李素娟,韩松. 2005

[6]不同助剂对吡虫啉防除小麦蚜虫的增效作用. 苏旺苍,薛飞,徐洪乐,孙兰兰,张玉聚,吴仁海. 2022

[7]3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比较. 刘爱芝,韩松,郭小奇,梁九进,杨春英,曹秀,鲁传涛. 2017

[8]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刘爱芝,陶岭梅,韩松,梁九进. 2009

[9]60﹪吡虫啉悬乳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其保产作用. 刘爱芝,李素娟,韩松.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