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密度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差异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坚强 1 ; 段宏凯 2 ; 郑丽萍 1 ; 张晓红 1 ; 武艾卿 1 ; 周忠宇 1 ; 李金梅 1 ; 李文清 1 ; 穆艳芳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密度;品种;株高;穗位高;雄花分枝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16 期

页码: 7-11

摘要: 旨在研究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的影响效果,为育种与高产田的创建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3个玉米品种(‘协玉3号’(A1)、‘协玉4号’(A2)、‘先玉335’(A3)),5种种植密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并采用65 cm宽等行距种植模式。5种密度下不同品种的株高均未出现显著性的变化,各品种的穗位高均未产生显著性变化的差异,而且A2品种的穗位高始终高于A1和A3;3个品种间雄花分枝数差异显著,A1品种的雄花分枝较A2和A3品种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A2与A3品种之间的雄花分枝也构成了显著性差异;株高与穗位高没有必然的联系:A3品种的株高较A1、A2明显的高,其穗位高却较A1、A2明显的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雄花分枝受品种影响比密度大。品种的选择以及种植模式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的影响。要想改良玉米的植株性状以协调群体关系,应该选择株高适当、穗位高较低与雄花分枝较少的自交系。

  • 相关文献

[1]玉米品种与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刘海,段宏凯,郑丽萍,李作一,程永钢,李爱军,田森林,王艳娟. 2017

[2]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张伟,樊修武,黄明镜,黄学芳,刘恩科,池宝亮. 2011

[3]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郝佳丽,王珂. 2017

[4]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闫六英,池宝亮. 2010

[5]玉米秃尖原因分析. 张文忠,宋殿珍,栗红生,刘景秀,杨国英,王秋兰. 2007

[6]山西中部麦茬复播玉米丰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武建凯,李占林,赵铭森,王小强,黄敏佳. 2011

[7]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8]特早熟双铃棉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邢亚静,雷耐成,雷继清. 2002

[9]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峰,闫秋艳,鲁晋秀,杨峰,董飞,王苗,贾亚琴. 2019

[10]不同品种甜秆饲用杂交高粱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穆志新,崔福柱,师颖. 2010

[11]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连培红,刘彤,王国庆. 2016

[12]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塬地玉米的影响. 单皓,张久刚,崔爱民,王云峰,张虎. 2019

[13]春播玉米品种晋单85号栽培密度试验研究. 郭庆瑞,郭凤琴,殷建军,张小娟,王力. 2017

[14]施肥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SPAD值的影响. 要娟娟,薛泽民,赵萍萍,王宏庭. 2011

[15]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倒伏率的关系.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王陆军,牛学谦,王美霞. 2017

[16]不同密度下玉米穗茎生长与雌穗分化的关系. 董红芬,李洪,李爱军,阎晓光. 2010

[17]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徐惠民. 1998

[18]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19]耐密玉米杂交种密度效应研究. 杨贵兰,李新海,李红,李爱军,董红芬,申毅力. 2009

[20]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 黄学芳,刘化涛,黄明镜,闫六英,张冬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