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东升 1 ; 蒋卉 1 ; 郭献平 1 ; 吴中营 1 ; 郭鹏 1 ; 姚春玲 1 ; 朱蒙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鄢陵县甘罗养生养老有限公司;商丘市气象局
关键词: 梨;防霜机;加热炉;霜冻;防控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85-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扰流法和加热法常用于晚霜冻害防控中,为分析两种方法在梨园中单用与联用效果差异,对防霜机与返回栈式加热炉单用和联用时的效果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不同防霜方式对环境因子变化、有效防控时间、防控范围、增温幅度、增温区域等的影响,比较不同防霜方式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防霜机与加热炉联用稳定时期,可实现100m内扰流、90m内升温、20~80m内大幅升温0.31~1.40℃,可小幅降低近地面湿度和露点温度,降低冻害发生的风险.与返回栈式加热炉单用相比,扩展升温距离40 m以上,降低炉体附近温度,维持VPD值在0.43kPa左右,减少对梨树的伤害.与防霜机单用相比,有效提升了防霜机0~30 m和80~100 m距离上的升温,降低了防护区域内露点温度.综上,防霜机和加热炉联用综合了扰流法和加热法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加热法近热源处温度过高和热量扩散慢、距离短的缺点,弥补了防霜机升温完全依赖与逆温层温差的缺陷,也降低了对梨树生长的影响.此外,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和热持续的效果,降低了人工和能耗的投入成本.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霜冻特点灵活应用,包括设备数量、相对位置、开启和关闭时间等.
- 相关文献
[1]返回栈式加热炉在梨园中的应用效果试验. 蒋卉,郭鹏,郭献平,王东升,吴中营,李亚奇. 2022
[2]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地势对梨园防霜机应用效果的影响. 蒋卉,郭献平,王东升,吴中营,郭鹏,姚春玲,韩永平,吕珍珍. 2024
[3]猪病防控新思维. 张改平. 2012
[4]浅析小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综合防控. 刘学,陶岭梅,吴仁海. 2024
[5]猪增生性肠炎——猪场不可忽视的细菌性疫病. 郭振华,郭延锋,黄体伦,乔松林. 2017
[6]养殖场的蝇类危害及防控方法. 孙雪峰,李巧丽,刘希望,李剑勇,杨亚军. 2024
[7]黄金梨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王东升,史济华,吕中伟. 2011
[8]郑州地区不同品种梨的花朵形态和花期调查. 张四普,郭献平,吴中营,杜肖,宋尚伟,王东升. 2014
[9]河南省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郭献平,吴中营,吕珍珍,韩永平,王东升. 2020
[10]梨品种中梨1号和华山果实动态发育规律. 孟智鹏,牛佳佳,张四普. 2019
[11]郑州地区21个梨品种评价. 张四普,牛佳佳,郭献平,吴中营,李小红,杨庆莹,王东升. 2015
[12]滴灌减量施肥对梨树体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谢昶琰,王迪,安祥瑞,吴中营,王东升,魏树伟,王少敏,董园园,徐阳春,董彩霞. 2021
[13]优良梨品种引种观察研究. 孟月娥,王东升,李献民,耿建复. 2000
[14]三个韩国梨品种在河南生长结果特性观察. 王东升,郭献平,吴中营,张四普,牛佳佳,王彬. 2016
[15]绿色无锈翠冠梨果袋的筛选研究初报. 王东升,张四普,吴中营,郭超峰,吕波. 2011
[16]9个梨品种综合品质评价分析. 牛佳佳,张四普,张柯,徐振玉,鲁云风,唐存多,苗建银. 2021
[17]不同品种梨发酵果酒品质评价及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牛佳佳,张柯,崔巍,郭超峰,徐振玉,鲁云风,苗建银,张四普.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地势对梨园防霜机应用效果的影响
作者:蒋卉;郭献平;王东升;吴中营;郭鹏;姚春玲;韩永平;吕珍珍
关键词:梨园;防霜机;晚霜;冻害;逆温层
-
一种新的广适性大白菜杂交种纯度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魏小春;原玉香;赵艳艳;王志勇;杨双娟;苏贺楠;董晓冰;李林;姚春玲;张晓伟
关键词:大白菜;S单元型;广适性;分子标记;纯度鉴定;酶切
-
返回栈式加热炉在梨园中的应用效果试验
作者:蒋卉;郭鹏;郭献平;王东升;吴中营;李亚奇
关键词:梨园;加热炉;温度;冻害;霜点
-
河南省国家储备林树种选择
作者:董晓宇;张俊珮;王华明;王利民;张和臣;符真珠;蒋卉;王慧娟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河南省;适生树种
-
矮牵牛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对不同光质的表达响应
作者:符真珠;蒋卉;王锐;王慧娟;李艳敏;徐梦岚;晁亚琮;董晓宇;高杰;王利民;张和臣
关键词:转录因子;BBX基因;基因表达;矮牵牛;光质
-
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矫治梨树缺铁黄化症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郭献平;边艺伟;王东升;吴中营;王合中;连晓东;郭鹏
关键词: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杜梨;缺铁黄化;转录组;活性铁
-
矮牵牛F3'5'H基因在花瓣呈色中的作用解析
作者:符真珠;王锐;张泰然;王慧娟;高杰;李艳敏;蒋卉;王利民;袁欣;李彦邦;张和臣
关键词:矮牵牛;F3’5’H;花色;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