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达 1 ; 李淑华 1 ; 任军 1 ; 荆绍凌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品种;统计分析;吉林省;2005—2014年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28-29
摘要: 对2005—2014年吉林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省内单位育成品种较多,播种面积却很小,主要集中在熟期较早地区,中熟到晚熟玉米主产区以省外品种为主。科研院校等国营单位育种数量明显下降,民营种业成为玉米新品种育成的主体。中熟、中晚熟玉米品种数量显著增加,晚熟品种的数量在逐年减少。吉林省内育种单位玉米育种水平有待提高。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玉米品种发展历程. 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侯宗运,孙发明,刘兴二,仲义. 2011
[2]吉林省玉米品种概况及品质现状分析. 荆绍凌,任军,代玉仙,许明学,李淑华. 2015
[3]“十五”期间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及其评价. 程延喜,孔祥梅,王曙明,彭宝,张伟龙,王跃强,张鸣浩,赵丽梅,王富成. 2008
[4]吉林省绿豆品种形态性状分析. 郭中校,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王桂芳,张连学. 2012
[5]吉林省花生品种系谱分析. 孙晓苹,陈小姝,吕永超,李春雨,王绍伦,刘海龙,高华援. 2017
[6]吉林省近十年特用玉米品种概况. 苏义臣,金明华,苏桂华,万力波,焦仁海. 2006
[7]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安载学,刘鹏. 2012
[8]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赵洪祥,孟祥盟,边少锋,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9]创吉林省玉米名牌 开拓国内外市场. 徐世艳,刘成元,安国民,侯倩倩. 2005
[10]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方向前,张爱武,胡会军,段元才,殷春红. 2011
[11]吉林省气候变化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 曹铁华,梁炬赫,刘亚军,蒋春姬,王贵满,赵洪祥,李刚. 2010
[12]浅析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关键技术. 方向前,郑军虎,李桂梅,于晶,赵洪祥,孟祥盟,张丽华,谭国波,闫卫平,边少锋. 2010
[13]吉林省湿润冷凉区风灾对玉米品种百粒重的影响. 吴彦波,方向前,付稀厚,孙国臣. 2015
[14]吉林省玉米生产情况概述. 王佳江,蔡红梅,谭化,穆楠,高明. 2016
[15]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16]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分析. 王洪丽,杨双,王军,杨印生,徐国安. 2011
[17]吉林省湿润冷凉区风灾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吴彦波,方向前,付稀厚,孙国臣. 2015
[18]吉林省玉米进出口贸易研究报告. 安载学,高明,陈连胜,张建波,蔡红梅,周鸿飞,田子玉,王玮. 2013
[19]吉林省玉米高产田产量构成要素分析. 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李才库,周桂林,王厚胜. 2006
[20]浅析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鲁楠,张然,尹航,张雪清,杨忠群.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不同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土壤质量评价
作者:王艺霖;梁尧;蔡红光;徐康宁;张水梅;张畅;范围;袁静超;刘剑钊;任军
关键词:黑土;秸秆;畜禽粪肥;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
-
玉米自交系在苗期耐低氮能力的鉴定与筛选
作者:武阳春;高婷婷;侯宗运;杜金洹;代玉仙;任军;靳一男;刘岩峰;徐国良;李穆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苗期;低氮胁迫;指标;筛选
-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莹;张畅;袁静超;刘剑钊;王乃卉;梁尧;范围;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农牧系统;农业绿色发展;氮磷利用率;NUFER模型;减施潜力
-
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物质的影响
作者:林欣欣;刘思佳;关松;张晋京;任军;蔡红光;刘日月
关键词:秸秆还田;生物质炭;土壤团聚体;腐殖物质
-
播期对吉林中部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作者:程松;展文洁;袁静超;史旭曾;梁尧;张水梅;刘松涛;张畅;任军;刘剑钊;蔡红光
关键词:玉米品种;播期;产量;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