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前 1 ; 秦裕波 1 ; 孙博 1 ; 王蒙 1 ; 孔丽丽 1 ; 尹彩侠 1 ; 徐晨 1 ; 刘志全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磷钾肥;滴灌;产量;磷钾利用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3 年 38 卷 006 期
页码: 127-1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研究不同磷钾肥施用方法对东北半干旱区滴灌玉米生长发育、磷钾养分吸收和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滴灌玉米磷钾滴施时期和次数,为东北半干旱区玉米磷钾滴灌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8-2019 年在吉林松原,以翔玉998 为试验材料,设置P0(不施磷处理)、K0(不施钾处理)、P1(磷肥 100%基施、钾肥 50%基施,50%钾肥分 3次追施)、K1(钾肥100%基施、50%磷肥基施,50%磷肥分4 次追施)、P1K1(磷钾肥100%基施处理)和P4K3(50%磷钾肥基施,剩余50%磷肥分4 次追施、50%钾肥分3 次追施)6 个处理.结果表明:磷肥分次滴施(P4K3)处理与P1 相比,玉米产量提高4.2%,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6.8%(P<0.05),花后磷素积累增加 33.3%(P<0.05),显著提高磷肥当季回收率21.6 百分点和磷肥农学效率28.5%.钾肥分次滴施(P4K3)处理与钾肥一次基施(K1)处理相比,玉米产量提高3.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5.1%(P<0.05),钾肥当季回收率和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4.9 百分点和 53.5%;磷钾分次滴施处理与磷钾一次性基施相比,玉米产量提高 5.0%,花后磷素吸收量增加26.3%,磷肥当季回收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9.5 百分点和32.6%;钾肥当季回收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5.2 百分点和95.5%.在滴灌条件下,磷钾肥分次滴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还可以促进花后养分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综合考虑,磷钾分次滴施(P4K3)处理是较为适宜大田生产的滴灌施肥技术.
- 相关文献
[1]吉林西部膜下滴灌水氮调控对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孙云云,刘方明,高玉山,侯中华,窦金刚,刘慧涛. 2020
[2]吉林省西部地区滴灌条件下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 刘方明,窦金刚,高玉山,孙云云,侯中华,刘慧涛. 2020
[3]玉米施N、K肥及密度的三因子试验研究.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 2005
[4]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轻简化滴灌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谭国波,边少锋,杨晓辉,郑洪兵,闫伟平,赵洪祥,张丽华,孙宁,孟祥盟,杨大海,齐华. 2020
[5]不同滴灌模式下玉米光合响应特征、水分利用及生长发育. 徐晨,张丽华,于江,赵仁杰,孙宁,闫伟平,赵洪祥,李前,张治安,边少锋. 2023
[6]吉林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孙云云,高玉山,刘方明,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 2017
[7]半干旱区不同地膜覆盖滴灌对土壤水、温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曹玉军,魏雯雯,徐国安,王晓慧,王洪君,刘春光,边少锋,刘慧涛,王永军. 2013
[8]不同滴灌模式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晨,李前,于江,赵洪祥,闫伟平,孙宁,张治安,张丽华,边少锋. 2023
[9]水溶性有机肥对温室滴灌茄子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柏宇,韩琳,于洪懿,王灿,刘慧涛. 2016
[10]滴灌施氮对东北春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李素琴. 2020
[11]滴灌条件下大豆高产施肥管理技术研究. 高玉山,孙云云,才源,刘方明,窦金刚. 2017
[12]滴灌条件下大豆高产水分管理技术研究. 孙云云,才源,高玉山,刘方明,窦金刚. 2016
[13]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4]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5]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6]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杨粉团,李忠芹,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赵洪祥,张丽华,李伟堂,于雷,刘春光,边少锋. 2009
[17]鸡粪与立茬还田配合应用对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瑞平,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王浩,刘武仁. 2015
[18]半干旱区抗旱丰产玉米品种的评价及筛选. 闫伟平,边少锋,张丽华,谭国波,赵洪祥,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7
[19]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付稀厚,吕端春,张文军. 2016
[20]不同产量潜力玉米品种群体生理参数研究. 谷岩,胡文河,王楠,陈喜凤,梁煊赫,岳杨,吴春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矮秆宜机收、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公谷86的选育
作者:周柏卉;张伟龙;李淑杰;高忠;徐晨;刘宽;高鸣
关键词:谷子;矮秆;抗除草剂;公谷86
-
基于Na+、K+相关指标动态监测玉米苗期盐碱胁迫伤害
作者:孙博;张春宵;刘俊宇;董菁;金峰学;刘学岩;石创业;吴松权;李晓辉
关键词:玉米;盐碱胁迫;Na+含量;K+含量;Na+/K+比
-
玉米P5C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俊宇;张春宵;孙博;董菁;石创业;吴委林;李晓辉
关键词:玉米;P5CS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盐碱胁迫;基因表达
-
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作者:孔丽丽;尹彩侠;张磊;刘志全;侯云鹏;高洪军;徐新朋
关键词:黑土区;玉米产量;环境效应;控释氮肥;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平衡
-
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滴灌玉米的磷肥用量研究
作者:孙博;吴振洋;秦裕波;李前;赵胤凯;刘志全;王蒙
关键词: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产量;磷素吸收转运
-
不同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生理特性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作者:季平;刘经威;王欣婷;郭军飞;吴顾容;刘紫微;杨洪涛;彭勃;徐晨;刘晓龙
关键词:水稻;高温胁迫;逆境生理;叶片生理特性
-
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水稻籽粒活性氧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刘晓龙;叶世河;廖俊婕;骆依菲;龙莎;廖婧芃;钟歆;谢菲;谢子怡;曾鹏;胡永轩;徐晨
关键词:水稻;高温胁迫;籽粒产量;抗逆系数;耐热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