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林丹防治成虫期小麦吸浆虫药效、残留及对天敌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建仁 1 ; 倪汉祥 1 ; 邵向东 1 ; 屈振刚 1 ; 张淑芬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林丹;小麦吸浆虫;药效;残留;天敌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

ISSN:

年卷期: 1998 年

页码: 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报道了林丹防治小麦吸浆虫的药效、残留及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期喷施林丹防治小麦吸浆虫每公顷使用林丹60~90g(a.i.),防效在90%以上,可以彻底控制小麦吸浆虫危害,并且可以有效地兼治麦蜘蛛、麦蚜等。林丹在作物中的残留量随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喷雾60~90g/hm~2,林丹在小麦中的残留量为0.0073~0.0086mg/kg,低于FAO/WHO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0.1mg/kg)2个数量级,人食用施用过林丹的小麦是安全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林丹对七星瓢虫等麦田捕食性天敌的毒性显著低于氧化乐果,应用林丹防治小麦吸浆虫生态效益明显。因此,作者认为,应用林丹...

  • 相关文献

[1]不同虫态小麦吸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 党志红,李耀发,高占林,潘文亮. 2010

[2]醚苯磺隆残留对后茬作物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李香菊,樊翠芹,苏立军,王贵启,李秉华. 2004

[3]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发生与天敌、农药、其他叶螨等关系的研究. 于丽辰,许长新,贺丽敏,乔广玉. 2002

[4]乙草胺·扑草净悬浮剂在棉花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樊翠芹,王贵启,王恒亮,张永超. 2008

[5]2甲4氯钠防除稻田扁杆镳草药效试验. 王凤芝,孙福华,张晓东. 2005

[6]41%异丙草-莠悬乳剂对高丹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张莉萍,刘贵波,谢楠,赵海明,曹永利. 2006

[7]20%精喹·乙羧氟草醚EC除草效果及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苏立军,赵峰. 2004

[8]干旱胁迫对麦田茎叶型除草剂药效的影响. 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王春林. 2003

[9]2甲4氯钠粉剂防除稻田扁杆镳草药效试验. 王凤芝,孙福华,张晓东. 2005

[10]2,4-D丁酯麦田除草效果及其对小麦安全性的研究. 李香菊,李秉华,苏立军,索宗芬. 2002

[11]41%异丙草-莠悬乳剂防除狼尾草田杂草效果初报. 刘贵波,谢楠,赵海明,乔仁甫. 2006

[12]不同防治方法对麦蚜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辉利,于广军,朱伟旗,徐哲莉,史峰,于立强,马亮,韦志英,高燕,王丽娜,王立涛,陈新峰,赵章武,赵聚莹. 2018

[13]二点委夜蛾年生活史及天敌种类调查. 马继芳,李立涛,甘耀进,董志平. 2012

[14]劳氏粘虫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研究进展. 段云,陈琦,郭培,苗进,夏鹏亮,巩中军,蒋月丽,李彤,武予清. 2022

[15]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天敌昆虫的毒力测定. 宋健,曹伟平,杜立新,王刚,王容燕,王金耀,冯书亮. 2011

[16]保护利用天敌发展生态农业——开展以保护天敌为主的棉铃虫综合防治. 南留柱. 1995

[17]我国新天敌资源——小蠹蒲螨形态与生物学研究. 于丽辰,梁来荣,敖贤斌,史文成,张晓元,贺丽敏. 1997

[18]梨园间作绿肥作物对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冉红凡,牛一平,马爱红,李建成,刘忠宽,冯伟. 2024

[19]喹啉铜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郑振山,陈勇达,赵旭东,张少军. 2020

[20]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钱训,郑振山,陈勇达,张少军,关军锋,范力欣,赵旭东,钱梦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