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才富 1 ; 侯国佐 1 ; 何惠萍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胞质不育;恢复系;组合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1997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138个常规品种进行测交筛选,从中寻找并选育出了五个稳定的双低恢复源,从而拓宽了胞质不育恢复基因,改变了恢复系细胞质单一的状况。并对我所原恢复系89133进行品质和丰产性的改良,经过11年的努力,育成了三个具有双低品质性状、丰产性能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并以1637A为母本配制了四个双低杂交组合进入预比试验,分别比双低隐性核不育杂种油研七号增产达11.3%—25.7%。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 相关文献
[1]杂交水稻恢复系Q431选育及其组合金优431优异性分析. 周乐良,汤鸿钧,伍祥,刘芝妹,余德涛. 2005
[2]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Ⅶ亲本的提纯鉴定整理技术规范及效果.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 2006
[3]甘蓝型油菜质不育材料微量花粉问题研究 1.微量花粉发生规律的观察. 侯国佐,朱永生,潘文生. 1991
[4]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母本打薹及适宜施肥技术研究. 侯燕,朱文秀,李厚英. 1997
[5]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Ⅰ 春播和秋播制种母本的育性观察. 侯国佐,潘文生. 1992
[6]贵州省籼型杂稻区试组合在毕节的耐冷性鉴定. 何友勋,张时龙,余本勋,阮仁超. 2011
[7]罗甸宽叶雀稗混播草地建植试验报告. 覃涛英,何静,韩永芬,苏生. 2019
[8]贵州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和稻米品质差异研究. 罗丹秋,李立江,蒋明金,姬广梅,张佳凤,田晋钰,李敏. 2024
[9]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10]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的制种技术. 周乐良,石邦志,伍祥,张上都. 2012
[11]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12]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侯燕,侯国佐. 2012
[13]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李敏,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 2009
[14]耐冷杂交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伍祥,周乐良,陈文强,石帮志. 2006
[15]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16]甘蓝型油菜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三系选育. 王华,赵继献,候国佐,张瑞茂. 1993
[17]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18]高配合力恢复系R894的选育及应用. 伍祥,陈文强,石邦志,周乐良,王丽丽,张上都. 2011
[19]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20]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秦信容,杜才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蓝型油菜莫利CMS(Moricandia CMS)的种质创制
作者:陈丽;杨雯竹;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莫利CMS;花粉活力;分子标记
-
11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作者:余顺波;陈长艳;张品;温贺;李风华;杜才富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营养;成分
-
油菜品种发展现状及良种高效种植技术
作者:杜才富
关键词:
-
贵州省油菜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作者:向阳;赵继献;梁龙兵;侯燕;张瑞茂;陈大伦;秦信蓉;杜才富
关键词:油菜;性状;系谱;育种
-
贵州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聚类分析
作者:陈丽;杨雯竹;高志宏;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
优质油菜籽脱皮冷榨菜胚油加工技术及其产品特性
作者:余顺波;陈长艳;张品;吴金培;赵继献;杜才富
关键词:优质油菜;脱皮冷榨;菜胚油;加工技术
-
早熟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盛油早1号的选育
作者:侯燕;侯剑;侯国佐;向阳;朱文秀
关键词:油菜;盛油早1号;早熟;隐性核三系;选育;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