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鲜食糯玉米-鲜食大豆不同间作行比配置下产量与综合效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红梅 1 ; 冒宇翔 1 ; 章慧敏 1 ; 周广飞 1 ; 张振良 1 ; 郝德荣 1 ; 陆虎华 1 ; 陈国清 1 ; 薛林 1 ; 石明亮 1 ; 黄小兰 1 ; 宋旭东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行比;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5 期

页码: 45-49,62

摘要: 为明确鲜食糯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最佳行比配置,设置4种不同种植行比的田间配置和对照处理,分析不同行比对鲜食糯玉米和鲜食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综合效益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净作(CK)相比,不同行比间作配置使苏玉糯11和苏甜糯818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增加了3.28%、3.01%和3.32%、5.37%.鲜食糯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苏甜糯818和苏玉糯11的产量与CK相比降幅分别为13.46%、36.38%.比较不同行比配置发现,1行玉米3行大豆(1M3S)处理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苏玉糯11和苏甜糯818间作系统净收益分别达到882.5、1239.1元/667m2,而纯作收益仅分别为640.6、731.4元/667m2,说明株高较矮的苏甜糯818间作系统下玉米和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更好,苏甜糯818可能更适合作为鲜食糯玉米-鲜食大豆复合间作的优选品种进行推广.

  • 相关文献

[1]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高效种植技术. 汪凯华,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葛红,单志良. 2014

[2]鲜食“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汪凯华,单志良,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葛红,顾春燕. 2014

[3]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高效种植技术(英文). 葛红,汪凯华,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单志良. 2016

[4]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海军,曾燕南,周影. 2010

[5]不同鲜食春大豆品种设施栽培熟期及产量变化特点. 吴春芳,卞晓春,尹淑瑜,夏礼如. 2014

[6]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辉明,姜永平,韩阳瑞. 2009

[7]播期对大棚栽培鲜食春大豆产量的影响. 夏礼如,邱海荣,崔世友. 2013

[8]江苏沿海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引种试验. 王军,李亚芳,耿安红,王春云,孙扣忠,张苏疆. 2020

[9]糯玉米新品种‘连玉糯1号'的选育. 王慧,于典司,施标,林金元,李茂柏,卢有林,王军,郑洪建. 2016

[10]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对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亚柏. 2014

[11]温室秋延后辣椒不同整株方式和采收时段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胡奇,魏猷刚,甘小虎,章鸥,皇甫菊银,胡波,吴力人. 2016

[12]农户直播稻经济分析及启示. 孔有利,周建涛,邵明灿,刘华周. 2012

[13]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营养效应的研究. 朱小梅,刘芳,吴家旺,王正银,向华辉,周长洪,洪立洲. 2008

[14]小麦宽空幅冬季培肥的产量表现、经济效益及化肥减施效应研究.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薛亚光,汪波,李波. 2015

[15]2种鲜食蚕豆设施栽培模式及其效益. 卞晓春,刘水东,吴春芳. 2018

[16]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薛亚光,石吕,韩笑,魏亚凤,石晓旭,杨美英,刘建. 2021

[17]缓释控肥对芋头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安,常庆涛,孙婧婧,吴薇. 2020

[18]一次性施肥方式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严旖旎,石晓旭,刘海翠,单海勇,刘旭杰,张晋,刘建,李赢,杨美英. 2022

[19]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郑建初,李标,周炜. 2014

[20]减氮减药栽培对滩涂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颜淑云,于洪喜,袁嘉琦,周根友,陈澎军,汪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