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雒淑珍 1 ; 马忠明 2 ; 赵继荣 1 ; 李彦荣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固定道垄作;土壤养分;春小麦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3 年 13 期
页码: 40-42,47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当地农民常规的栽培模式为对照,对春小麦固定道垄作条件下土壤氮素状况及氮肥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前固定道垄作的0~10 cm土壤全氮含量较新型垄作和传统耕作处理分别高4.5%和1.9%;碱解氮含量则以新型垄作处理最高,固定道垄作处理次之。收后,0~30 cm土层,固定道垄作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增加3.4%,碱解氮含量增加11.8%;氮肥利用率较平作免耕、新型垄作和传统耕作分别高0.3、6.9和5.8个百分点。固定道垄作可提高土壤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并能较好地贮藏和释放养分,为作物生长提供优良环境。
- 相关文献
[1]绿洲灌区固定道垄作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的影响. 雒淑珍,马忠明,王智琦,王平,王德权. 2009
[2]施氮量对固定道垄作春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20
[3]土壤水分下限对固定道垄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双龙,马忠明,李玉斌,杨钊,吕晓东. 2017
[4]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研究. 张立勤,马忠明,曹诗瑜,连彩云,徐升明. 2008
[5]甘肃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栽培的产量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马忠明,张永久. 2009
[6]覆盖对西北旱地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的调控.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 2018
[7]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田土壤水分过程的影响. 吕晓东,马忠明. 2015
[8]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2017
[9]表土干旱和根信号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郭安红,李凤民,李召祥,庞斌双,山仑. 1999
[10]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爱花,郭贤仕,柴守玺. 2008
[11]两种高原环境下春小麦品质比较研究. 张梅妞,张怀刚,杨文雄,陈志国,葛菊梅. 2005
[12]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马小乐,柴守玺,方永丰,孟亚雄,袁俊秀,尚勋武,王化俊. 2010
[13]施氮量对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春小麦土壤水氮动态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马忠明,张立勤,王智琦,连彩云,薛亮. 2015
[14]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15]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水热效应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16]储水灌溉及覆膜对土壤水分及小麦出苗的影响. 张立勤,马忠明,杨君林,连彩云,王智琦. 2012
[17]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潘艳花,马忠明,吕晓东,张立勤,王智琦. 2012
[18]播期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袁俊秀,尚勋武,马小乐,王化俊,杨文雄,李昌盛. 2007
[19]干旱灌区固定道耕作对土壤水热效应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张立勤,吕晓东,潘艳华. 2015
[20]不同耕作方式下春小麦棵间土壤蒸发研究. 吕晓东,马忠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灌水量及种植密度对河西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薛亮;连彩云;王智琦;罗双龙
关键词:膜下滴灌水稻;种植密度;灌水量;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膜下微喷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制种玉米产量及水肥效应的影响
作者:连彩云;马忠明;王智琦;薛亮;唐文雪;罗双龙
关键词:制种玉米;水氮耦合;产量;水肥效应;膜下微喷灌
-
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河西灌区玉米群体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
关键词:玉米;高密度栽培;灌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群体质量
-
河西走廊不同产区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品质特性
作者: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贾进;边金霞;王平;贾霄
关键词:河西地区;酿酒葡萄;品质
-
施用锌肥对甜瓜产量、品质及锌累积的影响
作者:薛亮;赵安宇;王智琦;杜少平;马忠明
关键词:甜瓜;绿洲灌区;锌吸收量;锌累积量
-
不同灌水量对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罗双龙
关键词:膜下滴灌水稻;灌水量;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边金霞;王平
关键词: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