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氏鲟仔稚幼鱼骨骼系统发育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丽楠 1 ; 胡红霞 2 ; 王巍 2 ; 董颖 2 ; 吴立新 1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施氏鲟;仔鱼;稚鱼;幼鱼;骨骼发育;骨化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95-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深入了解鲟形目鱼类骨骼生长发育过程,探究现存唯一的软骨硬鳞鱼骨骼适应性进化,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对施氏鲟Acipenser20schrenckii20Brandt仔稚幼鱼的骨骼系统进行连续观察,总结出相应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骨化时间。结果表明:施氏鲟初孵仔鱼观察不到明显的骨元件分化;仔鱼期的骨骼元件主要集中在头部,然后逐渐长出脊索和各鳍,本阶段未观察到任何骨化骨骼;稚鱼期进入快速生长阶段,10~15日龄时脑颅、咽颅及附肢骨骼迅速发育,身体各部分骨骼基本形成,20日龄时上颌骨、齿骨及牙齿开始骨化,24日龄时顶骨、后颞骨、下鳃盖骨、肩胛骨及背骨板外侧部分开始骨化,26日龄时翼耳骨、锁骨、匙骨开始骨化,28日龄时颊骨、额骨、胸鳍硬棘开始骨化,30日龄时围框骨、侧骨板开始骨化,背骨板基本完成骨化;进入幼鱼期,鱼体骨骼基础框架基本完成发育,吻部小骨片、腹骨板,以及腹鳍、臀鳍、背鳍、胸鳍最外侧幅状鳍条均已发生骨化。研究表明:施氏鲟骨骼发育起始于孵化后,且在发育过程中,与呼吸(颌弓)、摄食(鳃弓)和游泳能力(鳍)相关的骨骼优先发育,骨骼骨化顺序与发育顺序大概一致,20日龄时首次观察到骨化的骨骼,但骨化主要集中在24~30日龄;施氏鲟骨骼骨化时间与养殖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还观测到不同批次施氏鲟骨骼骨化起始时间相差1020d。

  • 相关文献

[1]光照强度对暗纹东方鲀稚鱼摄食的影响. 田照辉,姜志强,梁秋婷. 2007

[2]长丝鲈幼鱼水泥池养殖技术初探. 魏东,季延滨,梁拥军,孙向军. 2008

[3]LHRH-A、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释放GtH的影响. 胡红霞,张勇,朱华,李立成,姚志刚. 2014

[4]硬头鳟受精卵、发眼卵、卵黄囊仔鱼和开口仔鱼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变化. 徐绍刚,田照辉,王跃智,马国庆,杨贵强,杨晓飞. 2011

[5]复合益生菌对锦鲤性腺脂肪酸组成、繁殖力及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史东杰,胡金有,李文通,姜巨峰,朱华,王赛赛,陈晓璇,张欣. 2020

[6]EPA/DHA对西伯利亚鲟亲鱼繁殖性能及子代生长发育的营养研究. 罗琳,薛敏,李铁梁,艾立川,王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