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盾壳霉Cmoxdc1基因增强大豆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静 1 ; 赵倩倩 1 ; 牛陆 1 ; 张原宇 1 ; 王义生 1 ; 李海云 1 ; 邢国杰 1 ; 杨向东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核盘菌;草酸;Cmoxdc1;抗性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712-7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草酸被认为是核盘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在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核盘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为研究转盾壳霉草酸脱酸酶基因Cmoxdc1对大豆菌核病抗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来源于核盘菌生防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的Cmoxdc1基因导入大豆感病品种Jack,研究转Cmoxdc1基因大豆对草酸耐受性和菌核病抗性.结果表明:外源基因以低拷贝形式(1~2个)整合至大豆基因组,并能够完成转录.对离体叶片进行60 mmol·L-1草酸处理后,转基因植株叶片病斑面积显著低于对照受体品种,接种7 d后病斑面积较受体对照减少88.80%~89.98%.离体叶柄和叶片接种核盘菌后,转基因大豆病斑扩展受到明显抑制,病斑长度和病斑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受体.接种4 h后,叶柄病斑长度为对照品种的41.38%~43.51%;接种7 d后,叶片病斑面积为对照品种的8.68%~27.01%;并且,接种核盘菌后转基因叶片中的草酸含量也较对照品种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盾壳霉Cmoxdc1表达显著增强转基因大豆对草酸的耐受性和对菌核病的抗性.

  • 相关文献

[1]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法鉴评大豆资源对菌核病的部分抗性. 厉志,王曙明,孟凡梅,刘佳,衣志刚,张红艳,董志敏. 2016

[2]过表达酵母PAC1增强转基因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 牛陆,赵倩倩,杨静,邢国杰,张伟,贺红利,杨向东. 2018

[3]大豆抗猝死综合症的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桑永生,齐广勋,刘月,袁翠平. 2022

[4]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1、2、3号毒系抗性的遗传. 孙志强,刘玉芝,孙大敏,廖林. 1990

[5]过表达甜菜BvcZR-3和BvHs1pro-1基因增强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 苑瑞琨,仲晓芳,张金花,赵倩倩,杨静,牛陆,邢国杰,杨向东,张原宇. 2025

[6]核盘菌对观赏向日葵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郑海霞,王丽,李慧敏,李红,武海峰,张正坤. 2021

[7]植物抗病诱导剂的研究进展. 李莉,任金平,郭晓莉,韩润亭,刘晓梅,张金花,孙辉. 2005

[8]大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赵桂兰. 2004

[9]杂交大豆开发的进展与问题. Huan Sun,孙寰. 2012

[10]吉林省新育成大豆品种SSR指纹图谱身份证的构建. CHEN Liang,陈亮,范旭红,FAN Xuhong,ZHENG Yuhong. 2015

[11]杂交大豆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王跃强,王曙明,赵丽梅,孙寰,李建平. 2004

[12]吉林省大豆生产回顾与展望.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4

[13]吉林省大豆生产回顾与展望.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4

[14]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影响. 闫日红,杨光宇,王昱,刘宝泉,杨振宇. 2003

[15]世界大豆育种研究进展与动向. 王曙明,王跃强,赵丽梅,孙寰. 2004

[16]杂交大豆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6

[1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研究与展望. 富健,王新风,孟凡刚,马巍. 2009

[18]地理远缘杂交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65的选育. 闫日红,刘宝泉,孙志强,田佩占,胡桂芳,王昱. 2003

[19]大豆铁胁迫研究进展与分析. 邱强,Qiu Qiang,Zhang Wei. 2013

[20]田间残留阿特拉津对小粒大豆苗期生理影响及抗性品种筛选. 王帅,张子戌,胡刘涛,卢静妍,朴世领,王玉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