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5种杀菌剂在大棚和露地韭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丽英 1 ; 王强 1 ; 杨桂玲 1 ; 杜雨婷 1 ; 李金玲 1 ; 王豆 1 ; 潘道东 1 ;

作者机构: 1.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

关键词: 杀菌剂;韭菜;大棚;露地;残留消解动态;膳食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23 年 62 卷 009 期

页码: 651-6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评价蔬菜生产中5种常用杀菌剂腐霉利、嘧霉胺、异菌脲、烯酰吗啉和啶酰菌胺在韭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评估其人体膳食摄入风险.[方法]开展了大棚和露地2种栽培模式下5种常用杀菌剂的残留消解田间试验,通过测定残留量对5种杀菌剂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5种杀菌剂(腐霉利、嘧霉胺、异菌脲、烯酰吗啉、啶酰菌胺)在韭菜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大棚栽培模式下半衰期分别为8.4、3.7、12.6、6.0、11.6 d;在露地栽培模式下半衰期分别为1.7、1.5、3.7、2.6、3.4 d.不同人群对大棚、露地韭菜中试验农药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的风险都较低,为可接受水平;而大棚韭菜中同种农药带来的慢性、急性膳食暴露风险都高于露地.按推荐最高剂量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大棚韭菜在安全间隔期第30天最终残留量为0.42 mg/kg,高于旧标准GB 2763-2021中韭菜最大残留限量(0.2 mg/kg),但低于最新调整的GB 2763.1-2022中的限量标准(5 mg/kg),我国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限量标准的调整既能有效保障韭菜的食用安全,也能改善韭菜腐霉利频繁超标问题.[结论]建议严格控制施药剂量,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按照推荐剂量及其操作规范在韭菜上施用这5种杀菌剂基本不会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葡萄乙烯利使用现状和安全性评价. 孟司奇,杨桂玲,汪雯,蔡铮,宋雯,刘之炜,刘银兰,虞轶俊. 2018

[2]杨梅中4种农药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及家庭清洗去除效果. 赵慧宇,刘银兰,孙妍婕,张宗辉,杨桂玲,王新全. 2021

[3]氟吡菌酰胺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与膳食风险. 王晓梅,骆玉琴,赵学平,陆兰菲,方楠,王祥云,蒋金花,何红梅,张昌朋,王强. 2024

[4]吡蚜酮和毒死蜱在稻田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郭钤,张春荣,孔丽萍,吴园园,宣彩迪,林琴,许振岚,汤涛. 2021

[5]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 张志恒,胡桂仙,汪雯,郑蔚然,王强. 2016

[6]嘧菌酯在杨梅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张春荣,郭钤,孔丽萍,吴园园,林琴,许振岚,赵学平,汤涛. 2023

[7]黄色诱虫板在温室和露地诱虫谱的比较研究. 贝亚维,高春先,陈笑芸,吕要斌,顾秀慧. 2004

[8]韭菜中毒死蜱残留去除技术研究. 商飞飞,吴莉宇,仇厚援,陈文学,王强. 2013

[9]两种有机磷农药对韭菜生理指标的影响. 商飞飞,王强,陈文学,吴莉宇,彭齐. 2012

[10]毒死蜱致2种作物中可溶性蛋白及相关酶的活性变化. 商飞飞,赵学平,吴长兴,吴莉宇,仇厚援,王强. 2013

[11]温州蜜柑越冬栽培中大棚内外温度变化分析. 张林,石学根,徐建国,林媚. 2005

[12]大棚厚皮甜瓜优质高产立架栽培技术规程. 黄锡志,庞英华,朱徐燕,朱建杰,李红斌,吕晓菡. 2013

[13]栽培模式对大棚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陈常理,骆霞虹,程舟,潘晓韵,朱关林,李珊,朱云国,唐楠楠,金关荣. 2016

[14]浙北羊肚菌大棚地栽成功的技术经验. 朱元弟,金群力,蔡为明. 2017

[15]大棚‘早钟6号’枇杷果实发育与品质积累特性. 陈青英,陈俊伟,徐红霞,李晓颖,卢方良,陈赛红. 2014

[16]大棚和套袋栽培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王涛,房经贵,冯先桔,蔡美艳,林媚,黄雪燕,章镇. 2009

[17]杨梅大棚栽培关键技术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引,陈方永,倪海枝,颜帮国,李宇平. 2020

[18]大棚樱桃番茄-甜瓜轮作栽培模式. 翁剑君,寿伟松. 2020

[19]大棚黄瓜生产基地高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陈新娟,朱育强,陈丽萍,张鹏,周胜军. 2011

[20]灭蝇胺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在大棚黄瓜上的残留降解动态. 王京文,周航,卜惠斐,杨文叶,章虎,吴声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