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因型和培养基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海瑞 1 ; 方仁 1 ; 程增书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组织培养;幼胚;基因型;培养基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1 年 6 卷 S1 期

页码: 64-68

摘要: 本文对10个基因型的小麦幼胚在6种培养基上的离体培养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为基础,把无机盐的浓度加倍或附加氯化钠和氧化钾各1克/升可使愈伤组织诱导率降低,而以Dicamba(4毫克/升)代替2,4-D(2毫克/升)则使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所有供试基因型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都在95%以上,愈伤组织分化率变动在73.7~92.5%之间,平均为84.6%.基因型是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 相关文献

[1]油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研究. 薛志忠,马冬芹,吴新海. 2011

[2]基因型和灌溉对小麦旗叶保卫细胞长度的影响. 王培,方仁,范光年. 1990

[3]小麦根冠关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李广敏,关军锋,马春红,刘海龙. 2001

[4]37个小麦品种面包烘烤品质的评价和聚类分析. 曾浙荣,李英婵,孙芳华,王光瑞,周桂英,庞家智,林晓曼,黎建华,石秀玉,鲍思敬,武芝霞. 1994

[5]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金欣欣,姚艳荣,贾秀领,姚海坡,申海平,崔永增,李谦. 2019

[6]活性炭促进玉米幼胚离体培养幼苗生长与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王金萍,孙果忠,王海波. 2017

[7]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颖君,刘茜,胡梦芸,高慧敏,李辉. 2011

[8]基因型和采样时期对甜樱桃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吴雅琴,程和禾,刘国俭,李玉生,吴永杰,赵艳华. 2008

[9]小麦抗纹枯病鉴定方法的探讨. 马继芳,高增玉,董立,董志平. 2004

[10]不同培养基对小麦×玉米杂种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 陈淑萍,王雪征,崔银辉,茜晓哲,宋聪敏,庞建周,陈秀敏. 2013

[11]列当生防菌层出镰刀菌Br-1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田间防治效果. 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肖颖,王连生,孔令晓. 2017

[12]暴马丁香花粉萌发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魏佳祺,赵爽,张新超,齐国辉. 2019

[13]萎缩芽胞杆菌HMB22922发酵工艺及其制剂研制. 张晓云,曲远航,郭庆港,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赵卫松,李社增,马平. 2019

[14]辣椒花药培养影响因子初步研究. 张红肖,范妍芹,孟雅宁,严立斌. 2021

[15]特基拉芽胞杆菌B05高密度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优化. 张翠绵,兰泽君,彭杰丽,胡栋,魏晓燕,贾楠,黄晓东,王占武. 2019

[16]土壤细菌培养基的筛选和评价. 唐玉霞,范丙全,Jill Clapperton. 1999

[17]禾谷类作物的小孢子培养. 赵爱菊,高增玉,李亚军,刘玉平,陈希勇. 2008

[18]土壤细胞培养基的筛选和评价. 唐玉霞,Clapp.,J. 1999

[19]基因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枣花药培养的影响. 武晓红,刘孟军,赵习平. 2015

[20]自交在桃树育种及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马文会,宣立锋,张金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