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世友 1 ; 刘孟朝 1 ; 王凌 1 ; 韩宝文 1 ; 茹淑华 1 ; 贾良良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氮措施;冬小麦;氮肥利用率;硝态氮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S2 期

页码: 191-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措施在氮素总量降低30%、磷钾肥用量不变的基础上,冬小麦产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优化施肥措施的4个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18.95%~51.21%。与习惯施肥相比,冬小麦收获期1.2 m土层硝态氮残留,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缓控肥+有机肥分别减少116.25,70.80,63.81,108.95 kg/hm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施氮量减少30%的优化施肥和施氮量减少53%的控释氮肥措施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更合理,是值得推荐的氮肥措施方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肥措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无机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孙世友,刘孟朝,张国印,茹淑华,韩宝文,王凌,贾良良. 2011

[2]白洋淀沿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土壤及土壤溶液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赵姗姗,赵全力,贾良良,刘文菊. 2012

[3]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赵士诚,裴雪霞,何萍,张秀芝,李科江,周卫,梁国庆,金继运. 2010

[4]不同水分、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刘微,赵同科,王丽英. 2006

[5]施用氮肥对太行山前平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茹淑华,耿暖,张国印,王凌,孙世友. 2015

[6]施氮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耿暖,王凌,陈贵今. 2011

[7]氮肥施用量对华北集约化农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王凌,孙世友. 2015

[8]脲甲醛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黄少辉,杨军芳,贾良良,杨云马,杨文方,孙彦铭. 2017

[9]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丽英,张彦才,王凯辉,李若楠,李巧云,陈丽莉,翟彩霞. 2008

[10]尿素硝铵溶液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刘学彤,杨军芳,黄少辉,贾良良,邢素丽,杨云马,王欣雅,刘子轩. 2019

[11]不同缓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学彤,贾良良,杨云马,杨军芳,杨振立. 2020

[12]氮肥追施时期及包膜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若楠,王丽英,张彦才,刘孟朝,翟彩霞,陈丽莉. 2010

[13]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裴雪霞,王秀斌,何萍,张秀芝,李科江,周卫,梁国庆,金继运. 2009

[14]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控释尿素应用效果研究. 韩宝文,贾良良,刘小玲,李春杰,邢素丽,刘孟朝. 2010

[15]白洋淀沿湖农田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赵姗姗,刘文菊,贾良良,张国印,茹淑华,张桂银. 2011

[16]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下茬冬小麦氮肥运筹及其子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秦文利,张立锋,智健飞,谢楠,刘振宇,冯伟,潘璇,代云霞,刘忠宽. 2024

[17]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 水分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赵付江,赵巍,谢松青,杨振立,郭进,郝桂琴,杜婧辉,尹庆珍. 2018

[18]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韩宝文,李春杰,刘忠宽,邢竹. 2006

[19]河北省典型保护地蔬菜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和分布. 张国印,王丽英,王凌,耿暖,孙世友,茹淑华. 2004

[20]河北露地蔬菜土壤硝态氮淋溶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侯利敏,王凌,孙世友,刘孟朝,张国印,茹淑华,耿暖,赵欧亚.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