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微菌核数量、黄萎病发生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东 1 ; 句梦娜 1 ; 赵远征 2 ; 张倩 1 ; 孟焕文 1 ; 周洪友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西兰花轮作;马铃薯黄萎病;微菌核;病害防治;大丽轮枝菌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297-13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数量、马铃薯黄萎病发生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分别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元山子农场人工病圃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菜园村自然病圃开展田间试验,利用NP-10培养基测定不同处理土壤中的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数量,并对马铃薯地上叶片和地下块茎上黄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马铃薯连作方式为对照,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在人工病圃于7、8和9月调查时分别降低了8.46%、36.41%和36.27%,在自然病圃于7、8和9月调查时则分别降低了7.22%、38.06%和48.84%;马铃薯地上叶片和地下块茎上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在人工病圃对黄萎病的防效为32.91%和54.82%,在自然病圃对黄萎病的防效为46.72%和34.78%;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有所提高,在人工病圃分别增产27.74%和40.08%,在自然病圃分别增产7.12%和8.77%。表明西兰花作为理想的轮作作物可应用于马铃薯黄萎病的有效防控。

  • 相关文献

[1]外源添加铁离子对向日葵大丽轮枝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影响. 冯伊彤,贾硕,刘麟,杨剑锋,杜磊,张文兵,石胜华,武占敏,张键,赵君. 2024

[2]大麦根腐病研究进展. 兰国防,张凤英,包海柱,武海明,刘志萍. 2014

[3]沙打旺黄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 王娅婷,王乐,高婧,张园园,徐林波. 2022

[4]向日葵黄萎病菌突变体库的建立及其阳性转化子的鉴定. 张键,张贵,张园园,禄栓柱,赵君. 2017

[5]利用GFP荧光标记比较大丽轮枝菌对抗/感马铃薯品种的侵染过程. 康立茹,高婧,贾瑞芳,刘燕,范俊臣,张之为,赵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