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艾兴 1 ; 李歌星 1 ; 吕玉平 1 ; 刘猷红 1 ; 孟英 1 ; 张俊 1 ; 张卫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齐穗后遮阴;产量;品质;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7 期

页码: 1930-19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灌浆期光照强度对保障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常规高产水稻品种(新稻41、吉粳88)和优质水稻品种(粮粳10号、吉粳515)作为研究对象,以不遮阴作为对照,于2018和2019年在新疆乌鲁木齐研究了齐穗后不同遮阴时长处理(遮阴10 d、20 d和持续遮阴)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后遮阴延长了水稻灌浆进程,降低了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遮阴同时导致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进而导致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淀粉糊化特性和食味值变差.与不遮阴相比,齐穗后遮阴10 d、20 d和持续遮阴处理2年平均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下降了3.5%、9.7%、11.1%和3.7%、7.1%、13.1%,进而导致产量分别下降了11.3%、16.5%和31.7%.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受齐穗后0~10 d遮阴的影响不大,齐穗后遮阴20 d和持续遮阴处理较对照2年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5%和30.8%,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3.6%和4.6%,崩解值和食味值分别降低了15.2%、26.1%和3.9%、7.7%.籽粒垩白粒率受齐穗后遮阴的影响因灌浆期背景光照强度而异,2018年齐穗后遮阴10 d水稻垩白粒率增幅最大,达152.1%,2019年为齐穗后遮阴20 d增幅最大,达345.5%.高产水稻品种对齐穗后遮阴时长的敏感程度大于优质水稻品种,其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幅度更大,产量更易受遮阴的影响;并且高产水稻品种垩白粒率增加幅度明显大于优质水稻品种,导致其更易受遮阴影响.综上,齐穗后20 d是遮阴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的关键时期,且遮阴时长的影响取决于背景光照强度;遮阴时间越长,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越差.本研究将为我国优质粳稻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酸化矿质混配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英. 1999

[2]矿质镁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晓鸣,王玉峰. 1999

[3]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魏丹. 1999

[4]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密度品质优化研究. 江海,王秋菊,赵宏亮,王萍,姜辉,孟英,张毓,黄莹. 2010

[5]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跨积温区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变化. 王秋菊,张玉龙,刘峰,王连敏,李明贤. 2013

[6]免耕与少耕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洛育,孙世臣,张凤鸣,白良明. 2014

[7]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兴荣,卞景阳,刘琳帅,任翠梅,杨丽,顾鑫. 2019

[8]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兴荣,卞景阳,刘琳帅,齐国超,张俊杰,李杰,金铃. 2019

[9]水直播下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潘世驹,徐令旗,李猛,胡月,赵海红,唐枫,张佳柠,辛佳琪,王海泽,吕艳东. 2021

[10]浅谈氮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黄成亮. 2018

[11]庆安县水稻高产优质氮磷钾适宜用量研究. 李玉影,刘双全,王孝纯,周建朝,颜景武,史旭梅,刘颖,张明怡,任文娟,赵阳,申慧波,王秀奎. 2007

[12]控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秋菊,李明贤,迟力勇,赵宏亮,姜辉. 2009

[13]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士强,宋晓慧,赵海红,孙明明,萧长亮,顾春梅,那永光,解保胜,曹立勇,程式华. 2016

[14]秸秆还田形态和还田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丽华,秦猛,翟玲霞,崔士泽,李瑞松,郑峻麒,王檄铭,李红宇,姚钦,林晓影,郑桂萍. 2023

[15]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 刘琳帅,卞景阳,孙兴荣,邵凯,刘凯,来永才,姜树坤. 2022

[16]绥化市不同水稻品种旱种比较试验. 刘立超. 2018

[17]隔寒增温超早育秧对水稻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王佰成. 2014

[18]不同施钾水平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婧琦,王安东,慕永红,孙桂芳,孔宇,杜明. 2013

[19]不同施氮水平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姜辉,王秋菊,孟英,王立志. 2010

[20]施硅量对粳稻新品种育龙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翠娟,尹振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