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梨园间作李子高效栽培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任爱华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

关键词: 梨;李子;间作;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林副特产

ISSN: 1001-6902

年卷期: 2006 年 04 期

页码: 45-46

摘要: 利用梨树、李子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同类作物间作,打破了传统果园间作物的栽培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梨园中前期经济效益。同时对关键栽培技术做了阐述。

  • 相关文献

[1]梨早熟新品种‘金恬’的选育. 程显敏,CHENG Xianmin,LIU Yanjie,刘延杰,GU Guangjun,顾广军,刘畅,LIU Chang,冯章丽. 2016

[2]绥李5号李树盆栽技术. 高佳缘. 2020

[3]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变化与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李金龙,马光恕. 2014

[4]李子砧木——小李子优株选择研究. 吴振林. 2010

[5]玉米间作大球盖菇对土壤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谷维,张荣芳,苏雅迪,王丙锋,王朝文,盖志佳,黄绪堂,张俐俐. 2020

[6]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 2013

[7]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防治大豆蚜虫初探. 杨晓贺. 2013

[8]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于运凯. 2014

[9]玉米/辣椒间作复合群体生理效应研究Ⅰ.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滕云飞,钱春荣,于洋,马军韬. 2010

[10]玉米/辣椒间作群体对光能利用的研究. 王俊强,腾云飞,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 2010

[11]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式. 梁嘉陵,黄艳胜,王非,王文杰,张成军,聂江力. 1999

[12]马铃薯同大豆间作防控大豆蚜的两种人工调控措施. 杨晓贺. 2013

[13]草莓间作诱集植物的筛选及其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 宋鹏慧,焦奎宝,李雨泽,杨瑞华,张磊,段亚东,张鹍,武新娟,周双,王明洁. 2023

[14]SSR分子标记在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冯章丽,刘畅,顾广军,程显敏,刘延杰,卜海东,于文全. 2017

[15]黑龙江省梨生产现状与展望. 刘畅,程显敏,赵文清,刘春光,任爱华,王晓祥,韩继龙,刘万达,胡颖慧. 2020

[16]梨树抗寒新品种东宁五号梨的选育. 刘延杰,郭长城,宋钟伍,龚振昌,金龙哲,赵德仁. 2001

[17]人工创制梨矮化种质资源的研究初报. 刘延杰. 2001

[18]三倍体'龙园洋红梨'F1代不同倍性群体叶片特征分析. 马文尧,王晓祥,任爱华,韩继龙,王天鹤,侯睿宁,肖丽珍. 2023

[19]2个梨品种生长发育中果实品质变化动态观测. 刘畅,任爱华,齐丹,冷春旭,韩继龙,赵德英,王晓祥,韩新奇,程显敏,曹玉芬. 2023

[20]梨抗寒新品种──龙园洋梨. 尹金凤,王晓祥.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