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西西 1 ; 池洪树 1 ; 郑在予 1 ; 刘晓东 1 ; 罗潘潘 1 ; 许斌福 1 ; 陈秀霞 1 ; 龚晖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细胞培养;主要衣壳蛋白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3 年 47 卷 009 期
页码: 145-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的培养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用肿大细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大黄鱼幼鱼病料(FD201807 和SA201808)肾组织匀浆液感染鳜仔鱼细胞系(man-darin fish fry cell line-1,MFF-1)并连续传代,从病料组织匀浆液和细胞冻融液中提取病毒DNA,克隆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测序后与NCBI GenBank中的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mcp以及 2018-2020 年所检出的 15 株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mc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传至第 4 代才可引起MFF-1 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细胞脱壁、变圆、折光度增强;感染时间越长脱壁细胞越多,同时培养液中的颗粒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细胞质散在大小为 130~150 nm的六边形病毒粒子和空壳.感染细胞的病变周期随传代代次的增加而缩短,第 15 代次的FD201807 株感染细胞 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 3d,第 15 代次的SA201808 株感染细胞 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 7~8 d.mcp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SA201808 株与FD201807 株的mcp序列存在 21 个碱基差异,二者的 mcp序列分别与大黄鱼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LYCIV)LYCIV-Zhoushan(GenBank:MW139932.1)和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GenBank:MH577517.1)相近.15 株从大黄鱼病料检出的肿大细胞病毒中,12 株的mcp序列与SA201808 株聚类;3 株与FD201807 聚类.本研究利用MFF-1 细胞系分离培养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揭示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了解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提供了数据参考.
- 相关文献
[1]bFGF和IGF-1细胞生长因子对欧洲鳗鲡胸鳍传代细胞生长的影响. 毛凝,郑在予,陈少莺. 2012
[2]不同培养条件下欧洲鳗鲡胸鳍传代细胞的生长优势. 毛凝,郑在予,林天龙. 2012
[3]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4]大黄鱼β_2-微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余素红,王玉桥,陈新华. 2009
[5]肠道消化吸收相关因子对大黄鱼生长速度的影响. 李英英,陈曦,李素一,李盼,李艳虹,宋铁英. 2015
[6]大黄鱼肾脏组织细胞系(YCK)的建立. 郑在予,杨金先,陈秀霞,龚晖. 2017
[7]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 李英英,陈曦,宋铁英. 2017
[8]口服三七总皂甙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秀霞,池洪树,许斌福,谢岸桦,方冬兰,龚晖. 2021
[9]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肉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缪伏荣,刘景,王淡华,冯玉兰,李忠荣. 2007
[10]三七总皂苷对大黄鱼抗变形假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陈秀霞,池洪树,许斌福,谢岸桦,徐梦婷,张丽娟,罗土炎,龚晖. 2023
[11]对两种不同投料方式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柯翎,李素一,张丽娟,陈华,林晨韬,龚晖,陈叙. 2019
[12]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分析与鉴定. 许斌福,程海华,池洪树,方冬兰,柯巧珍,韩坤煌,王凡,龚晖. 2015
[13]2020年中国大黄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韩承义,吴雄飞,许斌福,黄光亮,梁安伟,陈佳,刘家富,陈庆荣. 2022
[14]变形假单胞菌免疫刺激复合物对大黄鱼口服免疫效果的评价. 许斌福,陈秀霞,池洪树,李素一,郑在予,徐梦婷,江秋欢,郑炜强,林能锋. 2024
[15]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许斌福,林能锋,杨金先,俞伏松,董传甫,林天龙. 2002
[16]饲用羽毛肽粉氨基酸营养价值研究. 姚清华,颜孙安,宋永康,罗土炎. 2012
[17]大黄鱼虹彩病毒胞内增殖以及2个功能蛋白的细胞定位. 杨西西,池洪树,郑在予,刘晓东. 2023
[18]对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营养成分的比较. 缪伏荣,刘景,王淡华,李忠荣. 2008
[19]大黄鱼溶藻弧菌外膜蛋白ISCOMs的免疫效果初步研究. 许斌福,林能锋,俞伏松,林天龙. 2008
[20]福建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APD标记及多态性调查. 黄勤,陈曦,杨金先,林能锋.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变形假单胞菌免疫刺激复合物对大黄鱼口服免疫效果的评价
作者:许斌福;陈秀霞;池洪树;李素一;郑在予;徐梦婷;江秋欢;郑炜强;林能锋
关键词:变形假单胞菌;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口服;大黄鱼;免疫效果
-
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素一;池洪树;陈斌;张晓佩;许斌福
关键词:迟缓爱德华氏菌;血清型;16S rRNA;hsp60;系统进化树
-
大黄鱼虹彩病毒分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杨西西;陈秀霞;郑在予;江秋欢;潘滢;池洪树
关键词:大黄鱼虹彩病毒;PCR方法;亚型
-
三七总皂苷对大黄鱼抗变形假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秀霞;池洪树;许斌福;谢岸桦;徐梦婷;张丽娟;罗土炎;龚晖
关键词:大黄鱼;三七总皂苷;变形假单胞菌;免疫相关因子
-
大黄鱼虹彩病毒胞内增殖以及2个功能蛋白的细胞定位
作者:杨西西;池洪树;郑在予;刘晓东
关键词:大黄鱼;虹彩病毒;增殖;定位
-
2020年中国大黄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韩承义;吴雄飞;许斌福;黄光亮;梁安伟;陈佳;刘家富;陈庆荣
关键词:大黄鱼;产业;分析;2020
-
5种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比较
作者:林能锋;龚晖;许斌福;潘滢;曾红
关键词:石首鱼;肠道;菌群结构;16S 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