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苗后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沙洪林 1 ; 迟畅 1 ; 何智勇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化学除草;玉米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15 年 40 卷 06 期

页码: 6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试验表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和苞卫以及与阔草清、耕杰、溴苯腈混用可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药后45 d杂草株防治效果在90.73%~95.30%,并具有一定增产作用,增产幅度23.92%~28.60%。

  • 相关文献

[1]水肥药一体化膜下滴灌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 李淑华,迟畅,马巍,沙洪林. 2023

[2]玉米条带深松高茬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李伟堂. 2006

[3]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氮减量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开花后的光能利用效率. 吕艳杰,朱平,刘志铭,王永军,王立春. 2019

[4]东北地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耕种技术体系研究. 王立春,任军,蔡红光,刘慧涛,梁尧. 2017

[5]一种新型的玉米秸秆还田机. 岳玉兰,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6]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发展概况. 韩成伟,张岩,李时群. 2005

[7]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2007

[8]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 蔡红光,梁尧,刘慧涛,刘剑钊,秦裕波,刘方明,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9

[9]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 刘剑钊,袁静超,梁尧,贺宇,张水梅,史海鹏,蔡红光,任军. 2021

[10]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栾天浩,刘云强,高阳,孙孟琪,王楠,梁烜赫,赵鑫,刘浩然,陈宝玉,王洪君. 2020

[11]吉林省中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瑞平,罗洋,郑洪兵,王浩,刘武仁,郑金玉. 2020

[1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窦森,张秀芝,李强,李素琴,朱平. 2020

[13]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有关问题探讨. 沙洪玲,迟畅,沙洪林. 2015

[14]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氮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付菊升. 2011

[15]玉米秸秆还田以促进吉林省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 荆绍凌,王冰寒,李淑华. 2013

[16]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及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栾天宇,徐晨,闫伟平,于江,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2

[17]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1

[18]秸秆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固持的影响. 陈帅民,梁晓斐,李阳阳,范作伟,徐铭鸿,刘方明,侯中华,王学文,刘慧涛,吴海燕. 2022

[19]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于江,闫伟平,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1

[20]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 朱玉芹,岳玉兰.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