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态区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与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春荣 1 ; 王荣焕 2 ; 于洋 1 ; 徐田军 2 ; 宫秀杰 1 ; 郝玉波 1 ; 姜宇博 1 ; 赵久然 2 ;

作者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生育期;有效积温利用率;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0 年 009 期

页码: 1-8

摘要: 东北和华北是我国重要的两大玉米种植区域,为促进玉米品种科学布局与推广,本研究以不同熟期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哈尔滨和北京同步开展试验,研究不同热量资源下极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的生长发育进程、积温需求及积温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在热量资源充沛的北京,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积温需求随熟期延长呈递增趋势,而在热量资源有限的哈尔滨,营养生长阶段积温需求随品种熟期延长而增加,而生殖生长阶段积温随熟期延长而减少,熟期较长的品种通过自我调节生殖生长阶段的热量需求,对热量资源不足做出响应与适应.在热量资源有限的哈尔滨,中早熟品种可正常成熟,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热量资源,积温利用率平均92.64%,积温生产效率平均8.14kg·hm-2·℃-1·d-1,而中晚熟品种存在不能正常成熟的风险;在热量资源充沛的北京,即使中晚熟品种,其积温利用率也仅有75.50%,积温生产效率平均7.19kg·hm-2·℃-1·d-1,存在积温浪费现象;在哈尔滨地区,积温生产效率主要受播种至吐丝阶段的有效积温影响,而在北京地区,积温生产效率主要受出苗至成熟阶段的日平均气温影响.综上,东北春玉米区,为适应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需求,不宜采用积温满贯型品种过度追求积温利用率,以留出100~130℃·d有效积温空间为宜;华北春玉米区可进一步提高积温利用率.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育期黄瓜叶片湿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崔海,郭文忠. 2017

[2]东北地区春玉米物候期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淮贺举,李存军,李奇峰,史磊刚,陶欢,胡海棠,陈阜. 2019

[3]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淮贺举,孙宁,史磊刚,李奇峰,胡海棠,陶欢,李存军. 2020

[4]负水头灌溉下番茄不同生育期声发射特征研究. 张佳,郭文忠,秦渊渊,薛绪掌,李海平,李灵芝,余礼根. 2018

[5]基于HJ-1A/1BCCD时间序列影像的水稻生育期监测. 杨浩,黄文江,王纪华,杨贵军,屠乃美. 2011

[6]苹果不同生育期根系分区灌水的生理效应研究. 邹养军,魏钦平,李嘉瑞,王小伟,高照全. 2005

[7]从农大108和郑单958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 段民孝. 2005

[8]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王玉莹,张正斌,杨引福,王敏,赵久然,杨国航. 2012

[9]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乙烯释放规律的研究. 赵春江,康书江,李鸿祥,郭晓维,王纪华. 1999

[10]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张伟,赵多勇,丁长伟,赵丹,李安,马雪,康露,刘志虎. 2022

[11]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认识与思考*. 赵久然,孙世贤. 2007

[12]法布里干涉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测定大豆、玉米主要成分. 王冬,闵顺耕,朱业伟. 2012

[13]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久然,杨国航,王凤格. 2007

[14]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 王光耀,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 1999

[15]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2004

[16]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段民孝,范弘伟,王元东,赵久然,郭景伦,邢锦丰,王继东. 2005

[17]玉米三维重构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郭新宇,赵春江,肖伯祥,邓旭阳,孙广宇,王纪华. (Mis

[18]美国杂交玉米背景介绍. 赵久然,郭景伦,滕海涛,郭强. 2000

[19]关于玉米品种DUS测试的几点思考. 王凤格,赵久然,郭景伦,刑锦丰. 2004

[20]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选配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的研究. 赵久然,郭景伦,孔艳芳,尉德铭.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