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轮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大野 1 ; 朱志刚 1 ; 姚经武 1 ; 张亚妮 1 ; 刘晓艳 1 ; 曹春霞 1 ; 王开梅 1 ; 饶犇 1 ; 周荣华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茶轮斑病;化学防治;抗药性;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8 年 S2 期

页码: 6-7+10

摘要: 由拟盘多毛孢引起的茶轮斑病是茶叶的重要病害,国内对其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文章主要从其发生与危害、化学防治、抗药性、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中国茶轮斑病的进一步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桑椹肥大型菌核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朱志贤,董朝霞,莫荣利,李勇,邓文,胡兴明,于翠. 2022

[2]湖北玉米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Li Wenjing,李文静,Xu Dong,许冬. 2017

[3]贝菜斯芽孢杆菌CY30防治茶轮斑病研究. 黄大野,杨丹,姚经武,刘芳,廖先清,曹春霞. 2020

[4]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防治茶轮斑病研究. 黄大野,杨丹,姚经武,刘芳,廖先清,曹春霞. 2020

[5]诺沃霉素A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 黄大野,万中义,朱志刚,姚经武,杨妮娜,曹春霞,张亚妮,刘晓艳,饶犇. 2019

[6]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范锦,胡兴明,于翠,许淑琼. 2015

[7]湖北省水稻螟虫抗药性水平测定与分析.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 2007

[8]2018年湖北省小麦赤霉菌群体组成及杀菌剂敏感性检测. 赵亚男,邹艾洪,龚双军,刘伟,瓮巧云,袁军海,范洁茹,周益林. 2021

[9]栗疫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分析. 何秀娟,徐育海,邱文明. 2015

[10]养殖生产中抗生素的应用、作用、问题及前途. 李良华,宋忠旭. 2004

[11]湖北省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抗药性监测.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常向前. 2008

[12]二化螟田间抗药性监测与分析.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 2005

[13]思科等杀菌剂防治梨叶黑斑病的田间试验. 刘先琴,秦仲麒,李先明,涂俊凡. 2007

[14]铁皮石斛灰霉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 王帆帆,郭杰,唐涛,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2019

[15]作物根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活性的研究. 王攀,杨自文,胡洪涛,王开梅,张凤. 2007

[16]NBF-926的生物测定及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 龙同,曹春霞,张光阳,黄大野,杨妮娜,胡洪涛,杨自文,杨再辉. 2016

[17]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曹春霞,杨妮娜,程贤亮,黄大野,朱志刚,龙同,姚经武,刘翠君. 2016

[18]湖北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曹春霞,黄大野,胡洪涛,朱志刚,龙同,姚经武,张光阳. 2018

[19]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李飞,杨丹,郑姣莉,姚经武,朱志刚,黄大野,曹春霞. 2020

[20]微生物以菌克菌在葡萄上的应用. 卢剑,饶锐,刘模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