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冬小麦细胞活力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付连双 1 ; 王晓楠 1 ; 李卓夫 1 ; 谢冬微 1 ; 孙莹璐 1 ; 郑伟 2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细胞活力;冬小麦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14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1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抗寒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绝对含水量15%±2%、30%±2%、45%±2%和对照(CK,35%~40%)4个水分处理,对越冬期间低温与水分双重胁迫下细胞的活力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叶片、叶鞘细胞活力随取样日期变化有降低趋势;两品种间比较,进入封冻期20 d以后细胞活力差异明显,细胞失活受损程度上表现为东农冬麦1号轻于济麦22;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CK处理下(正常水分管理)细胞活力最佳;取样部位上,叶鞘细胞活力好于叶片。

  • 相关文献

[1]土壤水分处理对寒地冬小麦越冬期间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付连双,王晓楠,李卓夫,谢冬微,孙莹璐,郑伟. 2014

[2]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3]高纬寒地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张崎峰,蔡鑫鑫,吴振明,李金良,陈海军,刘显元,项鹏,吴瑶. 2017

[4]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5]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陈海军,巩双印,李金良,张作峰,陈凤芝,张崎峰. 2011

[6]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伟. 2011

[7]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比较研究. 高超,张月学,陈积山,邸桂俐,潘多锋. 2015

[8]齐齐哈尔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孙先明. 2023

[9]不同耕作方式对黑河地区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张作锋,蔡鑫鑫. 2011

[10]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郑丽华,杨慧莹,连永利,宋玉发. 2012

[11]改进的表观热惯量法反演土壤含水量. 吴黎,张有智,解文欢,李岩,杨树聪. 2013

[12]基于WOFOST模型的东北地区春小麦水分平衡模拟与验证. 张铁楠,许为政,魏湜,顾万荣,贺丹,芦玉双,钱诚,陈琦,李晶. 2015

[13]免耕秸秆覆盖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张敬涛,刘婧琦,赵桂范,盖志佳,蔡丽君,张伟,郭伟,李春华,刘秀芝. 2015

[14]土壤含水量对镉胁迫下油豆角生长发育及镉积累的影响. 李金龙,贾云鹤,李岩,许春梅,刘思宇. 2022

[15]谈谈白浆土种稻土壤磷素的利用问题. 吴昆. 1989

[16]垄改平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 2014

[17]黑龙江省早熟区玉米平作种植技术的研究.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程睿钰. 2014

[18]土壤水分含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维管束系统分化的影响. 戴常军. 2003

[19]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 2016

[20]白浆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及微生物研究. 孟庆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