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棉田中黄萎病菌微菌核的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玲 1 ; 章如意 1 ; 张昕 1 ; 邓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土壤;微菌核;分布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09 期

页码: 20-22

摘要: 为获取江苏省棉田中黄萎病菌微菌核数据以供预测预报和防治参考,通过传统的选择性培养基计数法,利用棉选一号选择性培养基和水筛法分离江苏南京和大丰棉田0~40 cm土壤中的微菌核。结果显示江苏省大丰市的5块棉田中都存在黄萎病菌的微菌核,集中分布在0~20 cm的土层中,占0~40 cm土层微菌核总数的79.9%;其中0~10 cm土层中的每克土壤微菌核数量平均为8.2个,10~20 cm土层中的每克土壤微菌核数量平均为6.8个。

  • 相关文献

[1]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研究进展. 殷剑美,宋振云,狄佳春,许乃银,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 2007

[2]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 林玲,张爱香,陈志石,顾本康,王跃. 2005

[3]棉花根部拮抗枯萎病菌或黄萎病菌的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林玲,王明江,周益军. 2015

[4]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 2001

[5]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VdPKS的功能分析. 姚传飞,张昕,邓晟,林玲,戴亦军. 2019

[6]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 林玲,张昕,邓晟. 2014

[7]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VdPKAC1对菌丝型大丽轮枝菌V07DF2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的调控. 邓晟,张昕,林玲. 2014

[8]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的筛选. 梁曼,邓晟,张昕,林玲. 2015

[9]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分离法之一. 夏正俊,顾本康,李经仪,陈春泉. 1991

[10]10%草甘膦在不同水分含量土壤中施用对棉花安全性影响研究初报. 崔必波,吉荣龙,李春宏,费跃,张明. 2001

[11]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陈旭升,王祝鸣. 2002

[12]间接ELISA法检测棉子携带黄萎病菌新方法. 林玲,陈志石,龚伟荣,张爱香,顾甘雨,顾本康. 2006

[13]三个黄萎病菌系致萎峰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王祝鸣. 2002

[14]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潘以楼,吴汉章,汪智渊,杨敬辉. 1998

[15]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棉籽黄萎病菌. 林玲,陈志石,龚伟荣,张爱香,顾甘雨,顾本康. 2005

[16]贝类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及其组织分布. 王大鹏,史贤明. 2011

[17]江苏蝴蝶资源调查(待续). 胡春林,潘以楼. 2009

[18]在水稻生态系统中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布和种类(英文). 陈志谊,T.W.MEW. 1998

[19]棉叶螨在转Bt基因抗虫棉的棉田动态分布. 徐文华,陈建平,刘标,孟军,方志翔. 2011

[20]大麦病害及其特征. 陈健,乔海龙,陈和,沈会权,陈晓静,陶红,臧慧.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