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涛 1 ; 陈海刚 1 ; 蔡文贵 1 ; 秦洁芳 1 ; 贾晓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苯并(b)荧蒽;翡翠贻贝;内脏团;SOD;CAT;GPx;MDA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11 年 6 卷 05 期
页码: 539-54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苯并(b)荧蒽这一典型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测定了不同浓度(2.0、10.0和50.0μg.L-1)苯并(b)荧蒽胁迫15 d和清水释放10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内脏团组织中抗氧化酶(CAT、SOD和GPx)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μg.L-1浓度组中CAT活性呈现出诱导-抑制的规律,在第4天达到峰值,诱导率为81.9%;10.0和50.0μg.L-1浓度组中SOD活性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抑制-诱导-抑制的趋势,第2天时抑制率分别为31.9%和49.8%,第8天时诱导率分别为24.9%和62.3%;10.0和50.0μg.L-1浓度组中GPx活性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抑制-诱导的变化规律,第8天抑制率分别为30.6%和40.6%,15 d时诱导率分别为20.6%和21.3%。随着清水释放实验的进行,2.0和10.0μg.L-1浓度组的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氧化损伤逐渐降低,但50.0μg.L-1浓度组中翡翠贻贝的SOD和GPx活性10 d后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本研究中,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苯并(b)荧蒽在一定浓度与时间范围内对机体的胁迫程度;而MDA含量与苯并(b)荧蒽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关系,表明苯并(b)荧蒽能通过氧化损伤途径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
- 相关文献
[1]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防御系统对菲胁迫的生物响应. 杨涛,陈海刚,蔡文贵,秦洁芳,贾晓平. 2011
[2]BDE3胁迫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SOD、MDA和GSH的影响. 黄志斐,马胜伟,张喆,王贺威,巩秀玉,蔡文贵,陈海刚,贾晓平. 2012
[3]BDE209 胁迫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SOD、MDA 和 GSH 的影响. 黄志斐,张喆,马胜伟,王贺威,巩秀玉,蔡文贵,陈海刚,贾晓平. 2012
[4]菲和苯并(b)荧蒽曝露对翡翠贻贝外套膜的氧化胁迫及损伤. 杨涛,陈海刚,蔡文贵,秦洁芳,贾晓平. 2011
[5]哲罗鱼不同组织SOD、CAT、ACP和AKP活力的比较研究. 卢彤岩,郭德文,赵吉伟,王荻,刘红柏,尹家胜. 2010
[6]4种免疫相关酶在鲟鱼组织内的分布及活性比较. 王荻,李绍戊,刘红柏,卢彤岩. 2011
[7]四溴双酚A(TBBPA)对叉鞭金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于延珍,张丽,曹为,郑立,孙承君,蒋凤华. 2016
[8]中草药方剂对哲罗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红柏,宿斌,王荻. 2012
[9]铬对鲤脂质过氧化影响及其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 耿龙武,蔺玉华. 2005
[10]壬基酚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内脏团毒性效应. 巩秀玉,陈海刚,张喆,马胜伟,黄志斐,王贺威,王涛,蔡文贵. 2012
[11]杂交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Haliots discus discus体内食源性脂肪酸的标志分异. 葛长字,王海青,毛玉泽,黄瑶,隋海东. 2014
[12]太平洋褶柔鱼内脏团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辛云,刘小芳,王西西,李爽,姜维,龙莉军,蒋永毅,冷凯良. 2024
[13]虾夷扇贝对镉的蓄积和排放规律. 王丽丽,夏斌,陈碧鹃,李传慧,唐学玺. 2012
[14]镉胁迫对虾夷扇贝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王丽丽,夏斌,陈碧鹃,李传慧,唐学玺. 2012
[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翡翠贻贝抗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秦洁芳,陈海刚,蔡文贵,杨涛,贾晓平. 2011
[16]深圳大鹏澳海域翡翠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特征及生物相关因子分析. 王旭峰,陈海刚,莫梦松,王强,黎智广,赵东豪. 2018
[17]三唑磷对翡翠贻贝神经毒性与氧化损伤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 张林宝,陈海刚,田斐,孙伟,张喆,蔡文贵. 2020
[18]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的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刘倩,刘永,张林宝,陈海刚,张喆,田斐,王学锋. 2024
[19]混合重金属对翡翠贻贝的积累与排放规律研究. 马胜伟,林钦,陈海刚,蔡文贵,王增焕,贾晓平. 2008
[20]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生化指标的影响. 蔡文贵,秦洁芳,贾晓平,陈海刚,陈炜婷,马胜伟,张喆,倪朝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郑卫卫;徐文腾;刘洋;陈亚东;杨涛;席晓晴;刘志鸿;徐东;秦搏;陈松林
关键词: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遗传性别鉴定;基因组重测序
-
磺胺甲噁唑对绿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毒理学机制
作者:熊倩;田斐;刘芳;张林宝;张喆;陈海刚
关键词:磺胺甲噁唑;微藻;毒理学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生物大分子变化
-
稳定同位素模型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水生食物网;食物来源;贝叶斯混合模型
-
深水网箱养殖水性给料投饲机设计与研究
作者:张世中;张天时;刘国涛;祝明韦;杨涛;赵磊
关键词:投饲机;深远海养殖;深水网箱;沉浮式网箱;吸料效率;输送深度
-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的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作者:刘倩;刘永;张林宝;陈海刚;张喆;田斐;王学锋
关键词:渔港;重金属;翡翠贻贝;生物标志物;IBR指数
-
基于整合生物标志物法评价十溴联苯醚对紫红笛鲷肝脏的氧化胁迫效应
作者:张喆;陈海刚;田斐;张林宝;蔡文贵
关键词:十溴联苯醚;紫红笛鲷;整合生物标志物;抗氧化酶
-
2018-2023年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马菁菁;陈海刚;张喆;田斐;唐振朝;熊倩;张林宝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年际变化;环境因子;珠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