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板栗可溶性糖相关性状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颖 1 ; 张树航 1 ; 郭燕 1 ; 张馨方 1 ; 王广鹏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板栗;种质资源;可溶性糖;多样性;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493-5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向板栗资源挖掘、利用及优异基因定位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HPLC等方法对来源我国10个板栗主产省市的121个品种(系)果实采后17个可溶性糖相关性状系统检测,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Shannon-weaver指数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板栗品种可溶性糖相关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57%和1.89;不同省区间板栗遗传变异和多样性存在差异,陕西品种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20.73%;河北品种多样性水平最高,多样性指数为1.88;安徽遗传变异和表型多样性水平都最低,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27%和0.97。(2)果实蔗糖含量、果糖含量、甘露醇含量和已测糖类的总和(蔗糖、麦芽糖、水苏糖、果糖、甘露醇和山梨醇的含量总和)在省(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麦芽糖占比、水苏糖含量、水苏糖占比、山梨醇含量和山梨醇占比这7个性状在群体间差异极显著,且不同地域间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3)17个性状的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13.04%,群体内变异占比86.96%,说明板栗果实可溶性糖相关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4)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0.609%,主要特征向量为可溶性总糖含量(0.708)、蔗糖含量(0.619)、蔗糖占比(0.921)、麦芽糖占比(0.623)、水苏糖占比(0.664)、已测糖类的总和(0.647)及占比(0.951),可以利用该因子作为板栗果实甜度和口感的综合评价指标。(5)聚类分析将121份品种(系)分为2个类群,基本按地理距离而聚类。

  • 相关文献

[1]211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表型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李颖,张树航,郭燕,张馨方,王广鹏. 2020

[2]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果实甜度差异分析及评价. 李颖,张树航,郭燕,张馨方,王广鹏. 2023

[3]中国板栗9个结果母枝相关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颖,张树航,郭燕,张馨方,闫希光,王广鹏. 2019

[4]燕山板栗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英杰,王广鹏. 2022

[5]210份板栗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馨方,郭燕,张树航,李颖,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2025

[6]燕山板栗新品种-一燕奎. 王广鹏. 2013

[7]37个平菇菌株的遗传差异分析. 盛春鸽,潘春磊,王延锋,李慧,史磊. 2016

[8]陆地棉资源主要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贾晓昀,赵红霞,朱继杰,王国印,李妙,王士杰. 2023

[9]药食兼用型叶用紫苏种质鉴定. 温赛群,刘灵娣,田伟,谢晓亮,贾东升,刘铭,温春秀,姜涛. 2022

[10]25种无花果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陈桂平,张胜珍,段英姿,客绍英,马艳芝,王晓英,王秀萍,鲁雪林. 2019

[11]引进大白菜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魏书洞,孙晓雪,孟川,赵建军,马卫,卢银. 2023

[12]河北省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曹岩坡,代鹏,岳晓历,要荣慈,韩鹏,戴素英. 2017

[13]不同品种和产地梨果实可溶性糖组分比较. 安景舒,关晔晴,关军锋. 2018

[14]板栗激光划口机研制与应用. 杨志杰,温长文. 2013

[15]板栗新品种‘明丰2号’. 李颖,王广鹏,张树航,刘庆香,李海山. 2015

[16]板栗杂交新品种‘南垂5号’. 张树航,李颖,刘庆香,李海山,王广鹏. 2016

[17]板栗正反交后代坚果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纪飞杨,张惠真,王广鹏,张树航,张卿,房克凤,邢宇,曹庆芹,秦岭. 2018

[18]板栗抗寒性相关指标筛选与评价方法建立. 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广鹏,杨阳. 2018

[19]不同板栗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赵爽,葛朝红,郭燕,闵卓,李梦,李伟明,王广鹏. 2022

[20]板栗栗疫病抗性QTL定位. 王泽华,聂兴华,张煜,郝雅琼,李伊然,张卿,张铁强,王广鹏,秦岭,邢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