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CRABS CLAW基因克隆及其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晓婴 1 ; 付三雄 1 ; 陈松 1 ; 张超 2 ; 戚存扣 1 ;

作者机构: 1.国家油菜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CRABS CLAW基因;RNA干扰载体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737-7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RABS CLAW(CRC)转录因子是YABBY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CRC转录因子在调控油菜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0号花蕾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PCR克隆到1个580 bp长度的CRC基因,并利用p Hurricane中间载体构建CRC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表达框,将CRC基因片段以正向的方式连接在1个可剪切的内含子的5'末端,以反向的方式连接到该内含子的3'末端;然后将Ca MV35S启动子序列和CRC基因的反向重复表达框再克隆到植物双元载体p CAMBIAI1390的p UC18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干扰表达载体p A6-CRCi,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所构建的载体正确。

  • 相关文献

[1]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50年. 戚存扣,陈新军,傅寿仲. 2010

[2]油菜(Brassica napus L.)千粒重性状遗传体系分析和遗传改良研究.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傅寿仲,浦惠明,张洁夫,高建芹,陈新军. 2004

[3]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植物的基因漂移研究.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傅寿仲,高建芹,陈新军. 2004

[4]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4

[5]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的遗传差异. 李伟,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陈怀谷. 2005

[6]油菜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研究. 高建芹,浦惠明,陈新军,张洁夫. 2004

[7]不同农艺措施对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4

[8]施用PL-2对油菜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葛山,赵祥祥. 2004

[9]宁杂1号亲本不同行比和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童晓利,李刚华,赵荷娟,曹荣祥,张海军,蒋小平. 2000

[10]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初报. 潘以楼,刘福海,徐志平,丁蓝蓝,倪寿坤,杨敬辉,朱桂梅. 2000

[11]稻板田油菜移栽机设计. 赵志国,刘葛山. 2011

[12]油菜菌核病病原不及防治技术研究. 李茹,赵桂东. 1999

[13]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 潘以楼,汪智渊,吴汉章. 1997

[14]苏南地区油菜生产技术演变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孙华,许才康,张建栋,李建卫,狄田荣,杨朝华,宋秧泉,陆招林. 2011

[15]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孙华,张建栋,陈培峰,黄萌,许才康,乔中英,蒋鹤云. 2010

[16]太湖地区稻种资源的化感特性鉴定. 汤陵华,王艳平. 2002

[17]机械化直播油菜的优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顾宗福,孙华,邵慧霞,仲嘉,穆晓伟. 2016

[18]镇油3号育种策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岳绪国,顾炳朝,郭圣业. 2006

[19]盐渍环境下油菜品种(系)比较. 黄志勇,顾闽峰,王乃顶,王伟义,费月跃,钱兵. 2016

[20]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淮杂油5号的选育. 刘葛山,蒋守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