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肖梦颖 1 ; 张瑞栋 1 ; 张壮 1 ; 徐晓雪 1 ; 陈小飞 1 ; 周宇飞 1 ; 孔繁华 1 ; 黄瑞冬 1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高粱;营养品质;食味品质;淀粉黏滞性;快速黏度分析仪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591-6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16个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为筛选优质食用高粱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个高粱品种籽粒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脂肪、粗蛋白和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这些高粱品种的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analyzer,RVA)对高粱淀粉黏滞性进行测定,对其差异性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从营养品质和感官评价分析,矮子白1、红壳棒、锦粱9-2和分枝大红穗获得的综合评分均较高,且适口性、滋味、气味等指标都表现较好。矮子白2和真白粱籽粒中粗脂肪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红壳白1、红壳白2和黄壳白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白高粱1籽粒中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所有品种单宁含量均低于0.5%。高粱米粥的感官综合评分与粗蛋白和单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单宁对高粱适口性和滋味有一定的负向作用;支链淀粉对适口性和冷粥质地有正向作用。粗脂肪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与RVA谱的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支链淀粉与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黏滞性系数与感官评分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大小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则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RVA谱特征值与食味指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测定RVA谱特征值间接反映高粱米的食味特征。综合考虑食用品质,高粱地方品种矮子白1和红壳棒是较为理想的食用型高粱品种。
- 相关文献
[1]播期对高粱营养与食味品质的调控效应. 张瑞栋,张壮,岳忠孝,李佳衡,陈小飞,徐晓雪,邢艺凡,姜冰,周宇飞,黄瑞冬. 2020
[2]不同高粱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3]不同高梁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4]不同产地谷子籽粒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的比较研究. 王瑞,李齐霞,祁丽婷,王敏,孙万荣,邬志远,李中青. 2020
[5]不同肥料配比对糜子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王君杰,陈凌,田翔,乔治军. 2024
[6]中国黍稷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研究. 王星玉. 2004
[7]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8]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9]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0]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1]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2]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13]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14]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15]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16]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7]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8]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9]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20]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播期对高粱营养与食味品质的调控效应
作者:张瑞栋;张壮;岳忠孝;李佳衡;陈小飞;徐晓雪;邢艺凡;姜冰;周宇飞;黄瑞冬
关键词:播期;高粱;营养品质;食味品质
-
覆膜与施氮互作对高粱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梁晓红;张瑞栋;黄敏佳;刘静;曹雄
关键词:覆膜;施氮量;高粱;产量;水氮利用效率
-
冬小麦种质资源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及分析
作者:郭鹏燕;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忠孝;张瑞栋
关键词:冬小麦;抗旱性;丰产性;表型鉴定;种质资源
-
不同高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分析
作者:刘静;曹雄;李婷;梁晓红;黄敏佳;张瑞栋
关键词:高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分析
-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张瑞栋;曹雄;岳忠孝;梁晓红;刘静;黄敏佳
关键词:高粱;氮肥;密度;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
-
基于GGE双标图的高粱品种产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作者:周宇飞;依兵;吴奇;张姣;王艺陶;张瑞栋;肖梦颖;黄瑞冬
关键词:高粱;产量;产量稳定性;GGE双标图
-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岳茂林;薛蔚荣;张瑞栋;岳忠孝;吕瑞洲;郭鹏燕
关键词:谷子;宽窄行;产量;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