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俊敏 1 ; 魏力军 2 ; 骆荣挺 1 ; 张铭铣 1 ; 孙野青 2 ; 徐建龙 3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2.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
关键词: 水稻;空间诱变;突变体;诱变敏感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4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252-2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和飞船搭载水稻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开展空间诱变效应及其育种应用研究。在诱变后代选育出航育 1号、R2 0 36和航香 1 0号等新品种 (系 )。对空间诱发的多蘖矮和大粒突变体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遗传学研究。空间诱变效应表现为处理当代生理损伤轻 ,植株结实正常 ,后代突变频率因不同基因型和性状差异较大。空间环境诱变敏感性与60 Coγ射线辐照敏感性相关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空间环境和地面γ辐照对水稻诱变的差异. 王俊敏,徐建龙,魏力军,孙野青,骆荣挺,张铭铣,鲍根良. 2006
[2]水稻空间搭载与地面γ辐照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徐建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王俊敏,魏力军,孙野青,骆荣挺,张铭铣. 2006
[3]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徐建龙,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蒋兴村,李金国. 2002
[4]空间诱变因素对不同粳稻基因型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徐建龙. 2000
[5]采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特早熟晚粳新品种航天36. 王俊敏,骆荣挺,鲍根良,张铭铣,徐建龙,吴伟. 2008
[6]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7]早籼突变体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吴关庭,刘庆龙,王贤裕,吴国泉. 2002
[8]一个新的水稻半矮化小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汪庆,汪得凯,陶跃之. 2011
[9]突变体间接利用育成中熟早籼新品种辐8970. 吴关庭,王贤裕,骆倩,周志远,金卫,李培红,董仲玉. 1996
[10]水稻双剑叶突变体的表型、遗传分析及BR应答. 祁永斌,杨卫兵,叶胜海,刘合芹,金庆生,何祖华,张小明. 2012
[11]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严文潮,孙国昌,徐建龙,俞法明,毛雪琴,金庆生. 2004
[12]水稻鸟嘴状颖壳突变体bsg1的稻米品质特性研究. 叶胜海,周涯,陆艳婷,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2015
[13]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郝中娜,张红志,陶荣祥. 2007
[14]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吴关庭,王贤裕,同志远,骆倩,孙漱芗,金卫. 1995
[15]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 2005
[16]早籼稻空间诱变新品种“浙101”的选育. 严文潮,孙国昌,俞法明,吴伟,徐建龙,刘庆龙,金庆生. 2006
[17]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早籼稻新品种的改良. 俞法明,严文潮,毛雪琴,金庆生,李小华,陈蕾,陆艳婷. 2014
[18]空间诱变和γ射线辐照与离体培养相结合对水稻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吴关庭,金卫,陈锦清,郎春秀,王贤裕. 2000
[19]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邱新棉. 2004
[20]空间诱变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邱新棉.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氮肥水平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燕;王俊敏;赵向前;施俊生;王仁杯
关键词:氮肥;籼粳杂交稻;产量;品质
-
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后代Y73快繁技术
作者:严成其;赵硕;吕嘉城;王颖;陈磊;黄迪;谭晓菁;王栩鸣;周洁;杨勇;鲁宇文;黄坚;王芳;王俊敏;张志祥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组织培养;快繁
-
来源于疣粒野生稻浙粳70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作者:鲍根良;王芳;陈剑平;杨勇;王俊敏;吴益芳;钱东;严成其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粳稻;浙粳70;特征特性
-
浙江省水稻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陆艳婷;陈金跃;张小明;叶胜海;王俊敏;金庆生
关键词:水稻;辐射育种;突变体创制
-
双季晚粳新品种‘浙粳9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作者:葛常青;王俊敏;汪艳;丁力
关键词:浙粳97;晚粳;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水稻糖质胚乳突变体Sug-11籽粒灌浆过程的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关系
作者:赵华;王俊敏;张其芳;赵倩;梅淑芳;刘向蕾;程方民
关键词:水稻;糖质突变;淀粉合成;酶活性;淀粉品质
-
水稻胚乳糖质突变体Sug-11的淀粉粒结构和粒径分布及相关理化特性
作者:赵华;张其芳;赵倩;王俊敏;梅淑芳;刘向蕾;程方民
关键词:水稻;糖质突变;淀粉;粒径分布;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