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科姜1号’红芽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试验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小云 1 ; 饶溶晖 2 ; 刘端华 2 ; 肖翔 2 ; 林永生 2 ; 韩海东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姜;多点比较试验;农艺性状;丰产性;稳产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810-8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评价从闽北红芽姜地方品种中筛选出的红芽姜新品系‘科姜1号’,在建阳、福州、漳州、邵武和光泽5个试验点进行‘科姜1号’及闽北红芽姜地方品种(对照品种)的一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科姜1号’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分蘖数、母姜鲜重、子孙姜鲜重和单株鲜重)显著优于对照品种(P<0.01);6-姜辣素含量也高于对照品种,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小区产量的丰产性、稳产性分析,‘科姜1号’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好的特点。

  • 相关文献

[1]基于GGE模型的甘薯品系产量性状和试验环境评价. 王腾蛟,邱永祥,崔伏喜,牛豆豆,刘聚波,李俊玲,赵伟宁,杨立明,蔺桂芬. 2024

[2]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与评价. 陈宇华,胡润芳,张玉梅,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2018

[3]利福平标记的青枯菌株在姜块中增殖动态研究初报. 王长方,游泳,王俊,林榜华,兰成忠,魏维早. 2006

[4]红麻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 2006

[5]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戴习彬,周志林,李荣德,邱永祥,杨新笋,肖世卓,孙书军,王远,曹清河. 2022

[6]黄麻(新、引进)品种在闽南地区的产量(鉴定)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 2006

[7]溪南Peng柑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陈勉,黄同福. 1999

[8]枇杷种质资源幼龄树丰产性鉴定及模糊综合评判. 陈秀萍,姜帆,黄爱萍,蒋际谋,郑少泉,谢丽雪,张立杰. 2010

[9]转pepc基因籼稻恢复系“N175”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马宏敏. 2014

[10]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11]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12]不同土壤条件下仁秆两用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赵婷,郑向丽,叶花兰. 2012

[13]水稻应用沼肥效果研究. 黄勤楼,翁伯奇,汤祖华,黄顺富,邵乃金. 2004

[14]不同留株密度对圆叶决明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詹杰,罗旭辉,苏小珍,应朝阳,黄毅斌. 2011

[15]福建省花生农家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唐兆秀. 2015

[16]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王成己,郭学清,曾文龙,黄毅斌,唐莉娜. 2019

[17]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 田大刚,杨小双,陈子强,陈在杰,林艳,王锋. 2019

[18]生物炭和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云青,黄颖桢,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冬寿,陈芬. 2021

[19]基质碳氮比对广叶绣球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璐,杨驰,肖冬来,刘晓瑜,江晓凌,应正河,林衍铨. 2021

[20]19个茶树杂交新品系主要性状比较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余文权,林郑和,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单睿阳,阮其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