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主要外膜蛋白和多糖抗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传甫 1 ; 林天龙 1 ; 许斌福 1 ; 龚晖 1 ; 林能锋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主要外膜蛋白;多糖抗原

期刊名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ISSN: 1002-2694

年卷期: 2004 年 20 卷 07 期

页码: 619-6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 考察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主要外膜蛋白 (MOMP)及其多糖抗原 (PSA)在不同菌株间的结构特征及其免疫学特性 ,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共同的保护性抗原。方法 一步超速离心法和蛋白酶K消化法分别制备 10株副溶血弧菌和7株溶藻弧菌的MOMP和PSA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其结构特点。结果 两种细菌的MOMP和PSA的结构和形态菌株间差别明显 ,但也有MOMP一致的菌株 ,免疫印迹显示 ,全部的 10株副溶血弧菌和 5株溶藻弧菌都具有分子量约为36kD的主要外膜蛋白 ,他们能够被副溶血弧菌全菌抗血清所识别 ,是两种细菌共同的具有强免疫原性的主要抗原。PSA分析未见经典LPS的O侧链结构。多糖成份在菌株间的交叉反应有限 ,可能受弧菌自身表面抗原复杂性的影响 ,凝集反应结果与免疫印迹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此外 ,副溶血弧菌与溶藻弧菌的PSA也会产生免疫学上的交叉反应。结论  36kD的MOMP是广泛存在于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高丰度蛋白 ;与主要外膜蛋白相比 ,多糖抗原在菌株间具有更大的异质性 ;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MOMP可能比PSA更具研制疫苗潜力。

  • 相关文献

[1]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对欧洲鳗鲡的免疫保护试验. 董传甫,林天龙,龚晖,欧阳岁东,杨苏. 2005

[2]嗜水气单胞菌细胞外膜蛋白及S层蛋白分析. 董传甫,林天龙,俞伏松,龚晖. 2003

[3]大黄鱼溶藻弧菌外膜蛋白ISCOMs的免疫效果初步研究. 许斌福,林能锋,俞伏松,林天龙. 2008

[4]不同C:N条件下一株溶藻弧菌对不同种类氮源的吸收特性. 李艳春,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王义祥. 2013

[5]RseB影响溶藻弧菌感染花鲈的能力. 周家宇,姜维,王雨果,陈小辉,罗土炎,鲍宝龙. 2024

[6]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林天龙,李巧苹,福建省动植物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许斌福,杨金先. 2005

[7]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许斌福,林能锋,杨金先,俞伏松,董传甫,林天龙.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