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低温胁迫下苦瓜叶片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及生理响应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文丽 1 ; 陈中钐 1 ; 许端祥 1 ; 徐同伟 1 ; 高山 1 ; 温庆放 2 ;

作者机构: 1.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关键词: 苦瓜;低温胁迫;转录组;转录因子;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苦瓜在生长季节遇到低温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限制了种植分布区域.为了研究苦瓜耐寒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苦瓜自交系43为试验材料,在8℃低温胁迫处理后观察其表型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再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从生理角度结合分子水平对苦瓜低温胁迫机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8℃低温胁迫下,苦瓜表现出耐低温适应性,在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均呈现显著变化.分析了低温胁迫0和12 h后的转录组变化,结果发现低温胁迫处理后有916个基因上调,369个基因下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发现大量与低温胁迫相关的代谢途径.进一步筛选到10个在其他物种报道过可能与冷胁迫相关的基因,包括MYB、WRKY以及NAC转录因子等.对植物耐低温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表达谱分析,结果与生理表型变化相吻合,同时进一步证实了RNA-seq数据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苦瓜在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组变化,以及耐低温相关基因动态变化和生理反应的分子机制,为揭示苦瓜中的耐寒性机理和筛选遗传改良候选基因提供了一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苦瓜转录因子McEIL2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高山,许端祥,陈中钐,谢鑫鑫,钟开勤. 2015

[2]柚芽变株系类胡萝卜素代谢差异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潘鹤立,潘腾飞,佘文琴,徐世荣,李小婷,黄汉唐,陈源,吴少华,潘东明. 2020

[3]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关联分析解析巴西蕉幼苗响应低温的分子机制. 林蔚,吴水金,李跃森. 2024

[4]苦瓜McAPX2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高山,许端祥,陈中钐,杜文丽,傅睿清,温庆放. 2016

[5]丝瓜LcWRKY21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刘建汀,朱海生,温庆放,王彬,张前荣,陈敏氡,林珲,薛珠政. 2017

[6]基于转录组的百香果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张小雪,韦晓霞,陈发兴. 2021

[7]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RF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19

[8]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ux/IAA家族基因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20

[9]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Expansin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林炎娟,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20

[10]不同氮浓度下茶树氮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LIN Zhenghe,林郑和,ZHONG Qiusheng,钟秋生,CHEN Changsong. 2014

[11]福建苦瓜育种进展与栽培模式变化. 张武君. 2015

[12]福建苦瓜育种进展与栽培模式变化. 张武君. 2017

[13]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2017

[14]RAPD及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鉴定分析. 张少平,张玉灿,张伟光,赖正锋,郑云云,陈玉水. 2014

[15]苦瓜新品种如玉45号的选育. 吴水金,张玉灿,赖正锋,张少平,李跃森,李祖亮,张伟光. 2013

[16]RAPD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检测. 张少平,张玉灿,张伟光,赖正锋,吴水金. 2013

[17]苦瓜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 2008

[18]苦瓜新品种宁瓜1号的选育. 李锋,张永佳,雷丽丽,陈华,阮惠明. 2010

[19]大棚苦瓜硝硫基螯合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 李娟,章明清,李烨. 2018

[20]种衣剂对苦瓜种子发芽及苗期的影响. 李大忠,张前荣,刘建汀,温庆放.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