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EMS不同处理浓度和时间对红小豆诱变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建霞 1 ; 温日宇 2 ; 刘文英 1 ; 梁彩霞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发芽率;红小豆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5 期

页码: 715-717+721

摘要: 为了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快速地对红小豆种子进行遗传改良,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利用0.0%,0.3%,0.5%,0.7%,1.0%,1.5%的EMS对红小豆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5,10,15,20 h,以探讨不同浓度和时间EMS对红小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国;同时,还对其SOD,POD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EMS诱变的最佳组合为浓度0.7%、处理时间20 h;EMS对种子及幼苗的SOD活性表现为明显增强,而POD的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 相关文献

[1]渗透胁迫对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系统的影响. 杨丽莉,刘化涛,杨睿,常建忠. 2019

[2]EMS诱变技术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李雪,裴自友,温辉芹,程天灵,张立生,朱玫,王宏兵. 2019

[3]EMS诱变处理芸豆(Phaseolous vulgaris L.)种子条件分析. 陈喜明,韩云丽,张广峰,乔治军,高克昌,徐嘉,赵力. 2018

[4]EMS诱变谷子‘长农35号’M_1代成熟期株型突变体的鉴定与分析. 王军,杨慧卿,袁峰,郭二虎. 2011

[5]高粱种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 白鸿雁,杨伟,武擘. 2018

[6]高产优质红小豆新品种晋红小豆1号的选育. 赵雪英. 2004

[7]覆膜和密度对红小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海金. 2018

[8]大粒红小豆新品种晋小豆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建宏,韩文清,申虎飞,卫玲,张定一. 2019

[9]几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韩彦龙,李海金. 2018

[10]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王桂梅,冯高,邢宝龙,张旭丽,刘飞,刘支平. 2015

[11]红小豆新品种京农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芳,冯高,邢宝龙,刘支平,冯钰,杨媛. 2015

[12]不同红小豆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罗海婧,张永清,石艳华,李鑫,张耀文. 2014

[13]红小豆根瘤菌结瘤数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王彩萍,张耀文,赵吉平,郭兆萍,侯小峰,郭鹏燕,成玉红,侯燕嵘. 2015

[14]长治地区春播红小豆的生态条件及其生育表现. 张文兴. 2011

[15]光、温、水和红小豆生育及开花结荚的关系. 王石宝,周建萍,余华盛,温琪汾,杜建中. 1997

[16]干旱区红小豆施肥效应研究. 韩彦龙,李晓平,李洁,李海金,晋凡生. 2016

[17]试论红小豆的经济价值及产业化开发利用. 郭兆萍,王彩萍,赵吉平,侯小峰,郭鹏燕,成玉红. 2015

[18]不同品系红小豆黄酮提取与含量检测. 刘建霞,王思,王润梅,温日宇. 2017

[19]晋北地区春播红小豆丰产栽培技术. 刘支平,冯高,邢宝龙,杨芳. 2014

[20]晋北地区红小豆低产原因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杨如达,杨富,林凤仙,任广兵.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