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油大豆品种合农66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美玲 1 ; 郭泰 1 ; 王志新 1 ; 郑伟 1 ; 李灿东 1 ; 张振宇 1 ; 赵海红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

关键词: 高油;大豆品种;合农66;选育;应用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158-161

摘要: 为选育高油大豆新品种,提升油用大豆生产竞争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通过优选亲本、种质创新、建立选择群体及改良选择与培育方法,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66,2014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2016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区域试验产量2 863.4 kg·hm-2,比对照合丰51增产12.0%;生产试验产量2 625.7 kg·hm-2,比对照合丰51增产9.4%;油分含量21.87%,蛋白质含量36.52%;中抗灰斑病兼抗疫霉病;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需≥10℃活动积温2 250℃,适宜北方春大豆早熟区种植;该品种2013-2018年累计种植面积49.2万hm2,纯增产大豆11.07万t,创纯社会效益44 585.7万元.该品种选育与应用对高油大豆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 相关文献

[1]抗病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39的选育. 姜成喜,付亚书,陈维元,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张维耀,单大鹏,吕德昌,陈育新. 2016

[2]大豆新品种绥农37的选育. 姜成喜,付亚书,陈维元,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张维耀,单大鹏,吕德昌,陈育新. 2014

[3]高产和优质及抗病大豆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张玉春. 2001

[4]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4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张维耀. 2018

[5]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龙豆3号的选育. 杨雪峰,齐宁,刘广阳,林红,来永才,李炜,肖佳雷,王晓楠. 2013

[6]高油大豆绥农32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张维耀,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姜世波,王金星,陈维元,曲梦楠,高陆思,孙艳杰,李鹤鹏. 2018

[7]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高油大豆绥农48的选育. 张维耀,景玉良,付亚书,姜成喜,陈维元,付春旭,姜世波,王金星,曲梦楠,高陆思,孙艳杰,李鹤鹏. 2018

[8]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嫩丰19的选育.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袁明. 2007

[9]大豆新品种合农75的选育. 王志新,郑成海,郭泰,屈淑兰,王长溪,郑伟,李灿东,张振宇,李于,郭美玲,刘忠堂. 2016

[10]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选育方向. 刘琦,武小霞. 2008

[11]绥农44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张维耀,曲梦楠,陈维元,单大鹏,高陆思,陈育新. 2017

[12]大豆新品种绥农50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姜成喜,付亚书,陈维元,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张维耀,曲梦楠,高陆思,陈育新. 2017

[13]优质酿造高粱龙杂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 2006

[14]松粳8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周劲松,王志山,郑褔余,闫平,张君,国永志,候学富. 2007

[15]基于DH技术的优良玉米自交系TP7-5的选育与应用.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2

[16]优质早熟品种龙粳19号的选育与应用. 吕彬. 2007

[17]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谭福忠. 2003

[18]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王松,刘安晋,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吴振明,曹国庆,张从风,王天一,刘婷婷. 2021

[19]寒地早粳超级稻龙粳31的选育及应用. 张兰民. 2014

[20]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辐玉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李春秋,祁永红,王巍,赵韦,武尔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