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连彩云 1 ; 马忠明 2 ; 曹诗瑜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耗水量;产量;有限供水;河西绿洲灌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ISSN: 1007-2284
年卷期: 2013 年 01 期
页码: 55-57+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2006-2008年在河西灌区的连续定位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供水水平对玉米的耗水量和耗水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各参数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供水水平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阶段耗水量和日均耗水量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加,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耗水量则呈抛物线形变化。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试验条件下,4 800m3/hm2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灌水处理。
- 相关文献
[1]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 2019
[2]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卢秉林,杨蕊菊. 2020
[3]分蘖去留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吴科生,杨蕊菊,崔恒. 2020
[4]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卢秉林,包兴国,张久东,胡志桥,杨新强,曹卫东,杨文玉,李全福. 2014
[5]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卢秉林,包兴国,车宗贤,张久东,杨文玉,李全福,杨新强. 2013
[6]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胡志桥. 2010
[7]施肥对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胡新元,马忠明,崔云玲,杨君林. 2010
[8]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3
[9]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潘艳花,马忠明,吕晓东,张立勤,王智琦. 2012
[10]生物质炭基肥在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上的应用初报. 杨君林,车宗贤,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20
[11]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灌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杨蕊菊. 2020
[12]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胡新元,郭天文,邱进怀,杨生茂,郭永杰,何贵文. 2001
[13]施钾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志桥,郭天文,赖丽芳,王成保. 2008
[14]旱地地膜玉米有限供水效应研究. 刘一. 2003
[15]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16]陇中旱地马铃薯膜侧种植技术研究. 张绪成,何宝林. 2001
[17]黄土高原陇中丘陵区春小麦严重干旱时段及关键生育期的供水效应. 张绪成,朱润身,夏芳琴,上官周平. 2006
[18]固定道垄作沟灌适宜秸秆覆盖量及冬灌量研究. 王智琦,马忠明,张立勤. 2011
[19]河西绿洲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及作物系数试验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吕晓东,曹诗瑜. 2012
[20]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秸秆还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特征分析. 吴科生,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卢秉林,杨新强,杨蕊菊.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铜镍复合胁迫对鹰嘴紫云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姚宇恒;李景峰;南丽丽;郭全恩;曹诗瑜
关键词:铜镍胁迫;根际土壤;细菌;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
-
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河西灌区玉米群体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
关键词:玉米;高密度栽培;灌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群体质量
-
乙二胺四乙酸-乙酸铵盐交换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方法优化
作者:王卓;郭全恩;曹诗瑜;展宗冰
关键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乙二胺四乙酸-乙酸铵交换法;磁力搅拌器
-
河西走廊不同产区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品质特性
作者: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贾进;边金霞;王平;贾霄
关键词:河西地区;酿酒葡萄;品质
-
不同灌水量对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罗双龙
关键词:膜下滴灌水稻;灌水量;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边金霞;王平
关键词: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
‘清水’紫花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对铜镍胁迫的响应
作者:梁鹏飞;李景峰;南丽丽;郭全恩;曹诗瑜
关键词:铜镍胁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