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彦军 1 ; 王兴荣 1 ; 李玥 1 ; 李永生 1 ; 李峰 2 ; 苟作旺 1 ; 张恺东 3 ; 祁旭升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榆中高寒农业试验站
关键词: 大豆;施氮量;种植密度;生态区;农艺性状;产量;甘肃省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4-23
摘要: 为了确定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绿洲灌区和陇东雨养农业区的大豆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选用陇中黄601、陇中黄602、陇中黄603、汾豆78等4个大豆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设置4个氮肥水平和4个种植密度,测量株高、有效分枝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氮肥的增加,大豆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呈递增的趋势,综合比较得出不同生态区大豆最佳施氮量均为N 9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折合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会宁县和甘州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6.67万株/hm2,宁县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9.67万株/hm2。对3个生态区的大豆产量分析表明,河西绿洲灌区的张掖市甘州区适合种植早熟品种陇中黄601,而沿黄灌区的会宁县和陇东雨养农业区的宁县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陇中黄603。
- 相关文献
[1]13个大豆品种在甘肃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分析. 李玥,王兴荣,张彦军,张金福,苟作旺,祁旭升. 2018
[2]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旱地地膜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赵晖,李尚中,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张建军,王淑英,程万莉,唐小明. 2021
[3]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李书田,曾骏,谭雪莲,董博. 2019
[4]氮肥施用量对高产型小麦品种“云麦5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乔祥梅,程加省,王志伟,黄锦,杨金华. 2015
[5]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平,谢成俊,孙振荣,陈娟,王镭,彭文静. 2023
[6]种植密度对陇东半湿润区全膜微垄沟播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珩,刘海鹰. 2016
[7]播期对旱作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 2019
[8]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国宏,倪胜利,王立明,杨国,王托和,豆新社,范珍珠. 2009
[9]甘肃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及地理分布研究. 杨如萍,宋雯雯,韦瑛,贾贞,魏野畴,王立明,吴存祥,董博,张国宏,韩天富. 2021
[10]种植密度对不同甜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草量的影响. 邹凤轩,贺春贵,王国栋,何振富. 2020
[11]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连晓荣,周文期. 2019
[12]种植密度对夏季复播光敏型高丹草的影响研究. 边琳鹤,王斐,贺春贵,何振富. 2018
[13]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饲用型藜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圣昌,魏玉明,马丽娜,杨钊,刘文瑜,黄杰,刘欢,杨发荣. 2025
[14]甘肃省大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赵锋,潘永东,包奇军,张华瑜,柳小宁,牛小霞,徐银萍. 2020
[15]甘肃省小麦单产水平提高的潜力分析. 张志恒,杨长刚. 2020
[16]2003—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小麦品种述评. 柳娜,杨文雄,曹东,王世红,刘效华. 2015
[17]10个饲用高粱品种(系)在甘肃的区试结果初报. 张国琴,葛玉彬,张正英. 2019
[18]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王兴荣,张彦军,苟作旺,祁旭升,刘章雄. 2015
[19]甘肃不同地理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与气象因子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杨如萍,贾贞,韦瑛,魏野畴,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宋雯雯. 2025
[20]施氮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土壤硝态氮、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王景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瑞宁;李永生;汪军成;方永丰;董小云;周文期;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甲基乙二醛;抗氧化酶;干旱胁迫
-
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 9的精细定位
作者: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董小云;周玉乾;刘忠祥
关键词: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9;BSR-seq;精细定位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不同大豆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作者:李玥;王兴荣;张彦军;王红梅;祁旭升
关键词: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蛭石法;发芽床;蛭石湿度;PEG-6000浓度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