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氮素累积与转移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晓敏 1 ; 杨永 2 ; 臧华栋 2 ; 钱欣 2 ; 胡跃高 2 ; 宋振伟 2 ; 张卫建 2 ; 曾昭海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

关键词: 燕麦花生间作;根瘤固氮;氮素吸收;氮素转移;~(15)N同位素标记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617-6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中燕麦和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量,明确间作花生固氮特性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规律,进一步探索间作体系下氮素的循环机理。【方法】本研究在大田不施用氮肥的试验条件下,通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设置不同种植模式(燕麦单作、花生单作、燕麦‖花生间作),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探索燕麦与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花生根瘤的生物固氮效率以及花生体内氮素向燕麦的转移规律。【结果】与单作燕麦相比,燕麦‖花生间作体系下,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增加(P<0.05)。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在单作和间作模式下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间作燕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两年平均增加了40.6%,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平均增加了49.0%。间作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单作相比呈下降趋势,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到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两年平均比单作下降了20.6%(P<0.05)。开花结荚期间作花生的根瘤数和根瘤重比单作两年分别降低了21.3%和16.8%,单位质量的固氮酶活性平均降低了26.2%(P<0.05)。2011年和2012年,虽然在生理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固氮效率与单作相比分别提高了10.3%和37.1%,但花生生物固氮量分别降低了52.3%和26.3%(P<0.05)。2012年间作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率达到21.4%,转移氮量为15.3 mg/株。【结论】燕麦‖花生间作显著降低了开花结荚期花生单位质量的根瘤固氮酶活性,但提高了成熟期花生的固氮效率,促进了花生固氮能力的发挥,且在燕麦和花生共生期内,花生体内氮素可以转移到燕麦,从而增加了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地上与地下的相互调节和促进作用,因而,燕麦‖花生间作是东北农区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氮素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 相关文献

[1]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马腾飞,李青军,张炎,哈丽哈什·依巴提,张鹏忠,姜婷婷. 2018

[2]新型氮肥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李源,张炎,哈丽哈什·依巴提,张梦婕,李青军. 2020

[3]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军,张炎,王金鑫,李宁. 2014

[4]氮肥运筹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胡国智,张炎,李青军,胡伟,孟凤轩,冯广平. 2011

[5]控释氮肥对棉花植株N素吸收、土壤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胡伟,张炎,胡国智,李青军,汤明尧. 2011

[6]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新疆加工番茄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马腾飞,李青军,张炎,哈丽哈什·依巴提,张鹏忠.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