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航天搭载SP_4代选择效果与SP_2代变异率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伟 1 ; 谢甫绨 2 ; 郭泰 3 ; 许德春 4 ; 王志新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3.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空间诱变;变异率;选择;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4 年 15 卷 01 期

页码: 192-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大豆空间诱变早期世代农艺性状选择的依据,提高空间诱变育种早期世代选择效果,对6个大豆品种经过航天搭载后的SP2代变异率和SP4代选择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力高的SP2代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2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率与SP4代入选单株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SP2代遗传力较高的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的变异率与SP4代入选单株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SP2代遗传力不高的植株高度和主茎节数变异率与SP4代入选单株相关不显著;SP2代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底荚高度、节间长度进行选择有效,而对植株高度和主茎节数选择效果不明显。

  • 相关文献

[1]空间搭载与高能重离子诱发青椒变异的RAPD分析. 郭亚华,刘录祥,谢立波,王雪,郭会君,邓立平,赵葵. 2005

[2]浅谈佳木斯地区玉米新品种的选择. 邱磊,蒋佰福,牛忠林,吴丽丽,靳晓春,李如来,王庆胜,高雪冬,朱宝国. 2020

[3]利用扁茎大豆选育节多花多荚密的大豆新品系. 姜成喜,陈维元,吕德昌,付亚书,景玉良,田喜梅,付春旭. 2002

[4]寒地高等级公路护坡植物的选择研究. 陈忠. 2008

[5]黑龙江省春小麦南繁中外部形态变化规律及选择. 赵海滨. 2001

[6]对快速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探讨. 张君,房德辉,张明生,于海清,于海元,唐贵. 2008

[7]不同种类谷物烘干机技术特征与合理选择. 韩长生,佟童,姜岩,许才花. 2022

[8]牡丰李授粉品种选择试验. 杨晓华. 2009

[9]植物分子育种的后代选择与利用. 王晓丹,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09

[10]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聚类分析初探. 胡立成,姚远,李秀兰,张玉华. 1991

[11]黑龙江省园林景观观叶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陈忠. 2009

[12]山俞菜栽培地的选择. 商世吉,焦伟华. 1999

[13]空间环境对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 张月学,刘杰淋,韩微波,唐凤兰,蒿若超,尚晨,杜优颖,李佶凯,王长山. 2009

[14]空间诱变对青椒影响的初步研究. 耿月伟,郭亚华,谢立波,魏鲁玉,王雪,高永利,周宇. 2012

[15]空间诱变辣椒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 周春阳,郭亚华,谢立波,王雪,高永利,周宇,黄凤兰,彭木. 2011

[16]辣椒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品系)培育. 郭亚华,谢立波,王雪,邓立平. 2004

[17]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 张勇,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宋继玲,许德春,孟丽芬. 2013

[18]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陈积山,张月学,唐凤兰. 2009

[19]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董扬. 2014

[20]大豆空间诱变突变体的RAPD分析. 赵曦,王广金,李铁,刘丽艳,谭巍巍,陆杰,付亚书,刘昭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