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钧杰 1 ; 张永强 1 ; 张宏芝 2 ; 赛力汗·赛 1 ; 薛丽华 1 ; 乔旭 1 ; 于建新 3 ; 冯宾 3 ; 梁玉超 4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农业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3.奇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滴灌量;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产量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4 期

页码: 596-6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特征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3 150(W_1)、3 900(W_2)、4 650(W_3)和5 400 m~3/hm~2(W_4),对照滴灌量为0(CK)共5种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各处理冬小麦的LAI和干物质均呈W_3>W_4>W_2>W_1>CK的变化规律;干物质快增期出现在拔节后4~55 d,快增期持续时间(△t)为35~50 d,最大积累速率(V_m)为0.043~0.075 mg/(株·d);花前同化物转运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花后同化物转运量呈增加趋势,但花前、花后同化物转运总量以W_3最大为1.574 g/株。产量最高为8602.41 kg/hm~2(W_3处理),分别较W_1、W_2、W_4和CK增产12.41%、2.77%、1.07%和33.00%。【结论】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的滴灌量为4 650 m~3/hm~2。

  • 相关文献

[1]新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对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梁玉超,雷钧杰,陈兴武,王志敏. 2018

[2]新疆冬小麦籽粒灌浆和品质性状对滴灌用水量的响应. 雷钧杰,张永强,陈兴武,张英华,薛丽华. 2017

[3]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研究. 孙乾坤,章建新,赵连佳,薛丽华,段丽娜. 2017

[4]滴灌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谢小清,章建新,段丽娜,薛丽华. 2015

[5]不同滴灌量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王润琪,贾永红,王玉娇,刘跃,李丹丹,董艳雪,古力尼尕尔·吐尔洪,张路路,张金汕,石书兵. 2024

[6]滴灌次数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时空分布的影响. 薛丽华,谢小清,段丽娜,章建新. 2014

[7]滴灌量对新冬18号行间产量差异的影响机理分析. 薛丽华,段丽娜,谢小青,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乔旭. 2015

[8]不同滴灌处理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孙乾坤,章建新,薛丽华,陈兴武,胡锐. 2016

[9]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及行间差异. 赛力汗·赛,薛丽华,张永强,雷钧杰,陈兴武,王志敏. 2018

[10]滴灌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薛丽华,胡锐,赛力汗,陈兴武,陆树清. 2013

[11]花铃期不同滴灌量对海岛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闫曼曼,茹克娅木·谢勒普哈尔,张巨松,田立文,郭仁松,林涛,郑剑超. 2015

[12]新疆麦后复播大豆适宜滴灌量研究. 张永强,徐文修,李亚杰,张娜,彭姜龙,苏丽丽,胡春辉. 2016

[13]不同滴灌量对甘草叶片光合特性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古丽米拉·艾克拜尔,阿依夏木·沙吾尔. 2023

[14]不同滴灌量对荒漠区栽培甘草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吐尔逊·吐尔洪,古丽米拉·艾克拜尔,张龑,阿依夏木·沙吾尔. 2022

[15]灌水量对滴灌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董心久,杨洪泽,高卫时,王燕飞,徐猛,李新民. 2013

[16]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崔新菊,赵奇,尤明山,王彩荣,彭云承,董世磊. 2010

[17]遮阴对南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艾孜孜·居来提,崔月,赵奇,孔德鹏,胡爱芝,王立红,王重,张跃强,樊哲儒,李剑峰. 2019

[18]氮肥运筹对滴灌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永强,齐晓晓,张璐,董慧云,陈传信,赛力汗·赛,薛丽华,陈兴武,雷钧杰. 2020

[19]一体化匀播技术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永强,方辉,范贵强,陈传信,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赛,薛丽华. 2020

[20]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冠层光截获与干物质分布特性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李剑峰,王重,高新,时佳,张跃强,樊哲儒,赵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