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翰林 1 ; 郭惠宝 2 ; 杨业凤 3 ; 施俭 4 ; 陆利民 3 ; 吕卫光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2.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3.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有机肥;化肥;稻麦轮作;产量;氮素利用率;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03 期

页码: 48-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麦产量结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T20%处理稻、麦产量比RT处理高3.3%和4.3%,但各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间稻季氮素偏生产力无显著差异,全年氮素农学利用率差异显著,依次为OT20%>RT>OT40%>OT60%;OT60%处理速效钾含量在麦季与RT处理无显著差异,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RT处理,OT20%处理稻季脲酶和全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高于RT处理.综上,在上海稻麦轮作地区,采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可以在稳产的基础上,提高氮素利用率,同时增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 相关文献

[1]现代有机农业与化肥. 奚振邦. 2011

[2]无土栽培中有机型基质肥料管理比较试验. 史吉平,董永华,姚永康. 2003

[3]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土壤性状研究. 韩沛华,闵炬,诸海焘,施卫明. 2020

[4]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减量施氮与碳氮调控对稻麦轮作系统的影响. 白娜玲,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陆利民,杨业凤,张翰林. 2019

[5]水稻专用缓释复合配方肥增产效果研究. 诸海焘,朱恩,余廷园,田吉林. 2014

[6]包膜尿素在盐碱土壤中氮素转化及其对玉米增产效应的研究. 诸海焘,蔡树美. 2017

[7]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9

[8]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红梅,金海军,丁小涛,余纪柱,郝婷. 2014

[9]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花椰菜产量及菜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海,诸海焘,董雪,蔡树美,张德闪,付子轼,徐四新. 2022

[10]不同施肥方法对夏季速生青菜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朱红芳,侯瑞贤,李晓锋,朱玉英. 2015

[11]中药肥在有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李双喜,张翰林,张润柏,沈淑云,吕卫光. 2022

[12]有机和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宋荣浩,杨红娟,马坤,顾卫红,苏桂龙. 2007

[13]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碳氮流失的影响. 赵峥,周德平,褚长彬,吴淑杭. 2018

[14]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 张翰林,郑宪清,何七勇,李双喜,张娟琴,吕卫光. 2016

[15]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翰林,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王金庆,张娟琴,何七勇,袁大伟,顾晓君. 2015

[16]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白娜玲,吕卫光,李双喜,郑宪清,张娟琴,张海韵,周胜,孙会峰,张翰林. 2019

[17]土壤学科普中的化肥问题--简析若干对化肥的误解与偏见. 奚振邦. 2004

[18]水稻干物重和氮素利用效率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张建明,陆家安,李培德. 2005

[19]大麦氮敏感基因型苗期对氮饥饿的生理响应. 徐红卫,王亦菲,刘成洪,陈志伟,杜志钊. 2013

[20]源于空间诱变的大麦纯合突变体的氮素吸收利用评价. 徐红卫,高润红,郭桂梅,李静,黄琳丽,张述伟,陈志伟,陆瑞菊,李颖波,刘成洪.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