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双国审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11的选育与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海朝 1 ; 王金社 1 ; 练云 1 ; 魏荷 1 ; 雷晨芳 1 ; 王仕伟 1 ; 周扬 1 ; 卢为国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郑1311;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14-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郑131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郑9805为母本,以漯F20-3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7—2018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21.7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3.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98.8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5.9%;2017—2018年国家黄淮中片区试,平均产量3 297.0 kg·hm~(-2),较对照邯豆5号增产18.3%,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14.0 kg·hm~(-2),较对照邯豆5号增产23.2%;2018—2019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平均产量3 228.0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18.0%,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25.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16.4%。该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黄淮中片和河南省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郑1311在河南省、国家黄淮中片和南片9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8个产量排名第一,是一个超高产大豆品种。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海朝,王金社,张辉,武永康,李金英,雷晨芳,卢为国. 2022

[2]高产、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郑豆04023的选育. 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董薇,许兰杰. 2015

[3]高产、优质、多抗谷子新品种豫谷23号的选育. 李君霞,代小冬,杨育峰,杨国红,范艳萍,薛华政,王春义,杨晓平,朱灿灿. 2015

[4]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郑4066的选育及启示. 李海朝,文自翔,张辉,李金英,武永康,黄萍,卢为国. 2012

[5]高产、稳产、高抗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的选育. 余永亮,杨红旗,许兰杰,董薇,牛永光,芦海灵,梁慧珍. 2016

[6]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郑芝1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海洋,张体德,卫双玲,郑永战,梅鸿献. 2010

[7]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8]小麦品种众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国领,申彦昌,汤文静,韩忠宇. 2017

[9]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10]高产、多抗、优质芝麻新品种豫芝24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体德,张海洋,苗红梅. 2017

[11]芝麻新品种豫芝20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张体德,张海洋,苗红梅. 2016

[12]豫中北灌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高崇,郭瑞,赵明忠,董海滨,韩留鹏,王会伟. 2018

[13]小麦品种"郑麦1354"高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 韩留鹏,胡琳,昝香存,董海滨. 2020

[14]厚皮甜瓜新品种“京玉太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徐茂,张万清,王小征,申玉清,高波. 2016

[15]郑麦0943配套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 齐学礼,张子山,周永斌,陈明,王永霞. 2024

[16]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 李君霞. 2010

[17]大豆新品种豫豆二号的选育及其综合评价. 崔润芝,田保明. 1989

[18]双高大豆新品种郑03-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海朝,张辉,文自翔,李金英,武永康,卢为国. 2012

[19]特用特大粒大豆品种“丁村93-1药黑豆”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树峰,徐英,王莉,王兰忠. 2014

[20]我国芝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海洋,郑永战,卫双玲.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