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秦信容 1 ; 杜才富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花叶恢复系;可育株;自由授粉;竞争力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1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用花时指示性状作父本 ,隐性核不育系 16 0 1A(圆叶 )作母本。父母本行比为 1∶ 10 ,在花期不拔除可育株让其父本和母本中可育株花粉对其不育株自由授粉 ,其父本花蕾总数占该群体可育株花蕾总数的 17.3%的情况下 ,父本花粉授精竞争能力较强 ,不育株所结种子花叶株率达 34.94% ,父本花粉授精竞争力为 1.0 2。其中 ,靠近父本的不育株所结种子花叶株率达 80 % ,竞争力达 3.6 3。母本可育株花蕾虽占总花蕾的 82 .7% ,但不育株所结种子中圆叶株率略只占 6 5 % ,其母本中的可育株花粉授精竞争力为 - 0 .2 7。而且即使母本中的的可育株所结的种子 ,在靠近父本的数行中 ,其父本花粉的竞争力仍为正值 ,强于可育株本身花粉的竞争力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不育株与可育株性状比较. 任廷波,赵继献. 2014
[2]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I.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时期. 陈大伦,张瑞茂. 2002
[3]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4]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5]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6]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 2011
[7]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3361 AB的选育及应用. 邹芳,喻时周,秦信蓉,赵云. 2014
[8]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从低芥向双低转育的技术. 侯国佐. 2001
[9]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10]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的遗传研究. 侯国佐,王华,张瑞茂. 1990
[11]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1220制种技术研究. 侯剑,程国平,代传学. 2010
[12]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李敏. 2007
[13]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14]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 AB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王华,汤晓华. 2011
[15]化杀灵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除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志宏,孙志刚,付云龙. 2011
[16]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17]三北98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母本的适宜密度. 程国平,刘宣强,赵继献,安兴智,李继智,何恒. 2013
[18]甘蓝型黄籽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两系8187AB的选育研究. 邵明波,李风华. 2006
[19]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德文,王瑞,魏忠芬,李加纳,王军,李大雄,张太平. 2013
[20]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可育、不育型初花前后特性的观察. 侯国佐.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蓝型油菜莫利CMS(Moricandia CMS)的种质创制
作者:陈丽;杨雯竹;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莫利CMS;花粉活力;分子标记
-
11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作者:余顺波;陈长艳;张品;温贺;李风华;杜才富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营养;成分
-
油菜品种发展现状及良种高效种植技术
作者:杜才富
关键词:
-
贵州省油菜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作者:向阳;赵继献;梁龙兵;侯燕;张瑞茂;陈大伦;秦信蓉;杜才富
关键词:油菜;性状;系谱;育种
-
贵州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聚类分析
作者:陈丽;杨雯竹;高志宏;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
优质油菜籽脱皮冷榨菜胚油加工技术及其产品特性
作者:余顺波;陈长艳;张品;吴金培;赵继献;杜才富
关键词:优质油菜;脱皮冷榨;菜胚油;加工技术
-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宝油150'的选育及轻简化栽培技术
作者:喻时周;陈建军;秦信蓉;田世刚;向阳;张星星;程尚明;杜才富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化学杀雄;宝油150;轻简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