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5月龄、7月龄中华鲟子二代光照偏好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恒 1 ; 危起伟 1 ; 李伟 1 ; 刘猛 2 ; 李雷 1 ; 杜浩 1 ; 李罗新 2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鲟子二代;幼鱼;黑白底质颜色选择;趋光性;最适光照;鱼类行为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4 年 38 卷 07 期

页码: 20-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获取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后代的光照偏好及其可能适应人工环境的遗传行为改变,通过黑白底质颜色选择、趋光性和最适光照选择实验,并采用个体与群体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5月龄、7月龄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光照偏好进行了研究。黑白底质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趋光性个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对光亮区(200~2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7月龄对过渡区(20~50 lx)选择较为显著(P<0.05);群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均对过渡区(20~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此现象可能与"信号—适应"假说和最适光照范围有关。最适光照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幼鱼对45~135 lx照度区选择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7月龄幼鱼较多地选择23~202 lx照度区,表明随着年龄增大,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对光照的可接受范围变大。研究表明,中华鲟子二代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最适照度为20~200 lx。实验结果可以为中华鲟子二代人工养殖和放流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气泡幕在鱼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乔云贵,黄洪亮,陈帅,殷雷明,黄妙芬. 2011

[2]基于超声波标志法的浅海围栏养殖大黄鱼行为研究. 宋炜,殷雷明,陈雪忠,李磊,郭全友,马凌波,王鲁民. 2019

[3]基于全视域GA-SVR模型的鱼类行为双目视觉观测系统标定. 刘世晶,唐荣,周海燕,刘兴国,陈军,王帅. 2019

[4]潮汐对鱼类游泳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乔云贵,黄洪亮. 2012

[5]基于小型声学标记的花尾胡椒鲷行为研究. 郭禹,汤勇,赵文武,陈国宝,刘世刚,姚壮,张俊,刘华波. 2016

[6]细鳞鲑对水溶性氨基酸的嗅觉行为反应. 魏凯,蔡红英,陈春山,张旭光,郭弘艺,李超,马龙,郭明磊. 2018

[7]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 冯春雷,李志国,黄洪亮,张勋,陈雪忠. 2009

[8]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周艳波,蔡文贵,陈海刚,陈丕茂,贾晓平. 2010

[9]格栅和光色对黑鲷穿梭与群聚行为的影响. 庄保陆,张宇雷,倪琦,叶章颖,刘晃. 2019

[10]养殖池塘电赶鱼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杨家朋,唐荣,田昌凤,车轩,刘兴国,张拥军. 2015

[11]基于声学标志和无线跟踪方法的鱼类行为研究. 王志超,陈国宝,曾雷. 2018

[12]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13]日本鳗鲡早期幼苗趋光性及视觉发育特征. 张涛,张洁明,郭峰,柳凌. 2009

[14]黄海中南部小黄鱼当年幼鱼生长特征的研究. 张国政,李显森,朱建成,戴芳群,金显仕. 2010

[15]周期性饥饿对鮸幼鱼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罗海忠,彭士明,施兆鸿,于宏,柳敏海,彭芝兰. 2009

[16]尖吻细鳞鲑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 杜佳,徐革锋,韩英,牟振波. 2010

[17]细鳞鲑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消化系统发生. 徐革锋,刘洋,李永发,牟振波. 2013

[18]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李罗新,张辉,危起伟,杜浩,洪克明. 2011

[19]鲻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张建生. 2014

[20]裸盖鱼幼鱼工厂化养殖试验. 曹栋正,陈四清,王贞杰,王有廷,刘长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