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下基肥减氮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莹莹 1 ; 王宇先 1 ; 杨慧莹 1 ; 高盼 1 ; 刘玉涛 1 ; 王晨 1 ; 徐婷 1 ; 谭可菲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基肥减氮;缓控释肥;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101-105

摘要: 为解决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氮肥运筹管理不科学、氮肥利用率低且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在秸秆深翻还田地块开展基肥减量条件下缓控释肥配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氮素积累、氮素转运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相比,在基肥减少氮肥的施入量,氮肥追施时期和追施量相同的情况下,缓控释尿素配施有利于提高玉米单株和群体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及氮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最终提高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基肥施氮肥量11.3 kg·hm-2,追施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为30%:70% 条件下,可节约16% 的氮施用量,玉米产量提高5.20%,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2.88%,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

  • 相关文献

[1]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董文军,马瑞,李玉明,田树刚,来永才,孟英,罗春华,王连敏,杨忠良,唐傲,张喜娟,冷春旭,刘猷红,王立志,陈磊,董德建. 2017

[2]高粱杂交种氮高效利用综合评价. 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马子竣,吴振阳. 2024

[3]土层置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卢佳,邹洪涛,刘峰,范庆锋,黄毅,虞娜,张玉玲,张玉龙. 2015

[4]不同时期、不同级别叶部斑病的发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李云龙,南元涛. 2020

[5]深松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星竹. 2020

[6]顶浆起垄结合精量播种对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徐莹莹,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高盼,武琳琳,迟莉,徐婷,樊景胜. 2017

[7]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2024

[8]高纬寒地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及对策. 张作峰. 2011

[9]松嫩平原玉米低产区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徐伟钧. 1991

[10]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2024

[11]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臧秀法,李馨,李世柱,王海翔,黄文明,刘颖. 2024

[12]玉米对不同肥力五种土壤依存率的研究. 迟凤琴,宿庆瑞,王鹤桥,张虎城. 1996

[13]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高盼,王晨,王淑荣,徐婷. 2021

[14]冷凉区黑土有机质和玉米产量双提升技术探索及经济效益分析. 徐超,侯瑞星,杨克军,付健,王宇先,孙淑楠,苗宇,齐翔琨. 2024

[15]玉豆轮作下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徐婷. 2022

[16]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提高玉米产量. 王秋菊,高中超,焦峰,刘峰,常本超,刘颖. 2015

[17]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王爽,孙磊,陈雪丽,谷学佳,李伟群,王晓军,张磊,刘颖,潘亚清,王玉峰*. 2013

[18]播种期的选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俊强. 2013

[19]不同底肥施入深度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符强,石绍河,刘立超. 2015

[20]深松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王晨,徐婷,谭可菲,刘玉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