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春小麦穗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树华 1 ; 张文杰 2 ; 白海波 1 ; 吕学莲 1 ; 董建力 1 ; 惠建 1 ; 魏亦勤 2 ; 康学兵 3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3.宁夏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春小麦;穗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20-26

摘要: 穗部性状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经济产量,研究春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组成,为遗传育种中通过进一步改良穗部性状提高产量提供参考和策略。以‘宁春4号’和‘Drysdale’及其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研究了春小麦几个穗部性状: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穗粒数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结实小穗数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不实小穗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粒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 相关文献

[1]宁夏春小麦品种宁春27号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白海波,惠建,吕学莲,马斯霜,王敬东,沈文娟,李树华. 2021

[2]宁夏玉米穗部性状对穗腐病发生的影响. 刘浩. 2020

[3]粳稻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王昕,代晓华,殷延勃,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4]粳稻穗部、叶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殷延勃,马洪文,王昕,武绍湖. 2009

[5]粳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 代晓华,马洪文,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6]春玉米高产区不同基因型品种耐密性比较及特征研究. 赵如浪,王永宏,赵健,张文杰. 2014

[7]宁夏阴凉易旱区春小麦氮磷肥效及以肥调水作用研究. 赵天成,张建明,马云瑞. 1999

[8]阴凉易旱区春小麦地膜全程覆盖增产技术探讨. 赵天成,马云瑞. 1999

[9]春小麦新品种产量特性及其气候适应性分析. 官景得,王小亮,李剑萍,李福生,陈东升,杜宏娟,吕巡均. 2009

[10]宁夏灌区春小麦高产磷肥施用增产效果研究. 沈强云,党根友,王兆川,樊明,代晓华,魏亦勤. 2010

[11]旱胁迫对不同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与抗旱性的关系. 董建力,许兴,李树华,朱林,景蕊莲. 2015

[12]不同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董建力,许兴,李树华,朱林,景蕊莲. 2015

[13]灌水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物质生产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Dang Genyou,党根友,魏亦勤,Wei Yiqin,Li Hongxia,李红霞,Liu Wangqing,刘旺清,Fang Liang,方亮,Qiu Min,裘敏,Zhang Shuangxi,张双喜,樊明,Fan Ming,Shen Qiangyun. 2014

[14]宁夏滴灌不同春小麦施肥模式研究. LIU Ze ren,刘泽人,ZHANG Xing feng,张兴风,HUANG Xing fa,黄兴法,LI Guang yong,李光永,YANG Jian guo. 2016

[15]宁夏灌区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分析与发展预测. 董建力,任贤,许兴,李怀生. 2000

[16]覆膜穴播春小麦生物特性及其增产机理. 张永宏,张俊杰. 2000

[17]春小麦灌浆速率光合速率与气象要素的关联度分析. 董建力,任贤,惠红霞,杨国华,许兴. 2001

[18]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大面积500公斤高产试验研究. 王世敬,戈敢,黄敬芳,柳伟祥,曹宏鑫,余茂兰,周银生,戴晓华,杨秀荣. 1997

[19]宁夏三种类型春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董建力,任贤,惠红霞,许兴. 2001

[20]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樊明,杨滨齐,李红霞,张双喜,方亮,刘旺清,裘敏,魏亦忠,魏亦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